发布时间:2025-10-12 03:27:45 | 16教育网
![]()
高考政审一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2024年浙江高考报名条件:遵守宪法和法律;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身体状况达标。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须满足浙江升学考试相关规定,同时符合浙江户籍报名要求。
浙江户籍人员报名需满足:遵守宪法和法律;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身体状况达标。原则上在户籍地报名和考试,异地报名需当地招生机构同意。报考有政审要求院校专业的考生只能在户籍地。
随迁子女报名需满足: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规定条件及浙江户籍报名要求。在毕业前学籍地报名,不得跨地区参加高考报名。浙江户籍考生可报考普通院校、军队院校(非地方计划除外),但不能报考特定需政审或按户籍定向招生的院校(专业)。
其他人员报名需同时符合浙江户籍人员条件。港澳居民持《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持《台湾居民居住证》、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国人,且满足浙江户籍人员条件,具备报名资格。 16教育网
报名资料: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符合招生政策照顾的证书(证明)、高中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力证明、外省省级考试机构出具的有效成绩证明(若在省外借读)。
特别提示:高考报名必须采集考生二代身份证个人信息,且应与户口簿一致。如因户籍变动需及时更新户籍信息,确保与当地公安部门户籍信息一致。身份证遗失或过期的考生需尽快办理新的身份证。报名前,应核对身份证、户口簿信息与当地公安部门户籍信息是否一致。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四地定异地原则!政审君教你判定高考移民(异地高考)的相关内容。
异地高考(高考移民)的判定原则及影响
一、异地高考的定义
异地高考,也称高考移民,是一种在教育发达省份接受教育,在教育落后省份参加高考,利用政策漏洞或相应手段不当得利的行为。这种行为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使得部分考生能够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更好的高考机会。
二、异地高考的判定原则——四地定异地原则
政审中对于异地高考的判定,主要依据“四地定异地原则”。这四大地点包括:考生户籍地、学籍地、高考报名地、高考就读地。只有当这四大地点保持一致时,才不构成异地高考行为。
例如,如果政审君原本是A省人,小学跟父母迁移户口到B省,之后四大地点都是B省,且相关手续合法合规,这种就不构成异地高考行为。因为考生没有在教育发达省份接受教育后,再到教育落后省份参加高考,没有利用政策漏洞或不当得利。
然而,如果考生户籍地、学籍地、高考报名地、高考就读地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地点不一致,就可能构成异地高考行为。例如,小明是A省人,但他在B省取得学籍,在A省接受教育,然后在B省参加高考,这就构成了异地高考行为。
另外,如果考生拥有多套户籍和学籍,如小明在A省和B省各有一套户籍和学籍,日常生活与接受教育用A省户籍,参加高考却利用B省户籍,这也构成异地高考行为。即使日后注销其中一个户籍或学籍,但不当得利已经形成,政审时仍会被判定为异地高考。
三、异地高考的影响
异地高考对于考生本人政审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一旦被判定为异地高考行为,考生将无法通过所有省份地区的公务员、事业编、国企等政审环节。这是因为利用政策漏洞打破教育平衡、不当得利已成,属于重大学籍问题,政审时不可能通过。
即使考生在某些情况下暂时通过了政审,但在体制内升迁、提拔、调动时,都会严查相关学籍学历问题。一旦被查到存在异地高考行为,考生的仕途将彻底终止。
四、合规操作也无法通过政审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异地高考的相关操作手段与获得学历学籍合法合规,也并不意味着能够通过政审。合法只是前提条件,但在合法的前提下,还要满足政审的要求。政审不仅要求学历学籍的合法性,还要求考生没有利用政策漏洞或不当得利。
因此,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一定要严格遵守高考政策,不要试图通过异地高考等不正当手段来获得更好的高考机会。否则,一旦被发现,将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