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7 14:17:22 | 16教育网
重新登录后能够看到填报的志愿,说明志愿已经保存,这功能与提交是相同的,完全肯定是志愿填报成功。
选择要填报的批次进入填报页面,按志愿样表上的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填到志愿栏内,千万不要填错栏,填错位。
考生每次上网填报志愿都是有时限的,考生每次登录志愿填报系统后填报时间为30分钟,应在30分钟内完成志愿填报,若超过30分钟,系统将自动退出。如果考生还要填报或修改,可以在15分钟后再次登录志愿填报系统。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对填报志愿中系统给出填报有误提示,考生应从批次,计划性质,科类,院校代号或专业代号和本人情况等几方面逐一查找出错原因。
志愿填报页面不支持非常规填报操作,例如平行志愿填报时,始终不填报平行志愿A,而跳过去填报平行志愿B的非常规填报,志愿填报系统不予支持。专业同样不支持类似的非常规填报。
考生每批次填报志愿后,必须点击保存按钮进行志愿保存,否则此批次志愿将不会保存。
在本批次志愿填报截止时间前,考生可多次登录志愿填报系统进行志愿修改和保存,最终以其网上最后一次修改并保存成功的志愿为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志愿填报
志愿距离高考考试时间大约2-3周左右按规定提交完毕。
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
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在普通高校的招生过程中,考生填报志愿不仅关系着能否被高校录取,更为重要的是:填志愿时选择专业、学校内在地规定了学生未来的学业及职业发展路线及发展状态。通常所说的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
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随着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体制改革,考生的志愿得到了进一步的尊重,其所报志愿已成为普通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注意事项:
1、预填志愿样表。可从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下载2022年福建省高考考生志愿填报样表,进行预填和修改。正式上网填报志愿时再按照志愿样表内容进行录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填报志愿失误。
2、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上网填报。志愿填报有时限要求,每一轮次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如果考生错过了规定的填报志愿时间,不能补填。所以,考生务必注意志愿填报的截止日期。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志愿填报后多久可以查询的相关内容。
如下:
志愿填报后15-30天可以查看录取情况,高考志愿填报结束以后,本科提前批预计15天左右可以查录取结果,本科一批预计25天左右可以查录取结果,本科二批预计一个月以后可以查录取结果。当然,各个批次在录取过程中,考生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
除了分批次查询,各省市查询时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还要请同学们参照本省市的有关教育部门公布的最新消息为准。
怎样填报志愿?
1、按专业优先。学生对专业充分了解,已经拥有了几个意向专业,从有这些专业的院校中按自己的分数及位次把握好梯度进行填报。
2、按院校优先。学生选定自己钟意的几所院校,将院校层次按梯度排好,重院校不重专业,只求能进(一般为高分段学生,入校后可以凭借自己努力转到更心仪的专业)。
3、按地域优先。学生选定几个目标城市,按城市喜好度进行排序,在这些城市内筛选符合自己分数及位次的专业进行填报(一般选择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