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 06:37:12 | 16教育网
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武汉体育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53年。
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武汉体育学院隶属关系是湖北省教育厅。
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武汉体育学院是在湖北。
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武汉体育学院是公办。
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武汉体育学院是本科。
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1,非985,武汉体育学院是非211非985。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472 | 37912 |
2023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30 | 24452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9 | 118484 |
2023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6 | 121516 |
2023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07 | 37290 |
2023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45 | 112593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00 | 70294 |
2023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29 | 16635 |
2023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89 | 193400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93 | 88031 |
2023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86 | 94723 |
2023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37 | 90295 |
2023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18 | 29313 |
2023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14 | 31177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69 | 17601 |
2023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62 | 19166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2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464 | 31985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60 | 60313 |
2022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98 | 10868 |
2022 | 内蒙古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21 | 12399 |
202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75 | 44877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62 | 62467 |
2022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13 | 11087 |
2022 | 吉林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33 | 13355 |
2022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23 | 37113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21 | 40699 |
2022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56 | 8778 |
2022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03 | 35398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97 | 110571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91 | 116264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89 | 118189 |
2022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35 | 124944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20 | 23337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68 | 123287 |
2022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12 | 15281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93 | 56037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91 | 57180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87 | 59496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93 | 67958 |
2022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26 | 16161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05 | 126499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17 | 30019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88 | 71548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88 | 71548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86 | 72953 |
2022 | 湖北 | 物理类 | 专科批 | 269 | 194414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11 | 18346 |
2022 | 湖北 | 历史类 | 专科批 | 322 | 105349 |
2022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51 | 123593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7 | 116205 |
2022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10 | 33650 |
2022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10 | 33984 |
2022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90 | 23012 |
2022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31 | 74658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56 | 18872 |
2022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46 | 21104 |
2022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494 | 14941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82 | 119602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19 | 30579 |
2022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17 | 19773 |
2022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08 | 83843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86 | 57351 |
2022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47 | 22802 |
2022 | 陕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30 | 74307 |
2022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414 | 47678 |
2022 | 甘肃 | 文科 | 本科二批K段 | 440 | 20970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选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439 | 32877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62 | 59749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519 | 10659 |
2021 | 内蒙古 | 理科 | 本科二批 | 358 | 44971 |
2021 | 内蒙古 | 文科 | 本科二批 | 482 | 8229 |
2021 | 辽宁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9 | 12068 |
2021 | 吉林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395 | 38613 |
2021 | 吉林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89 | 6090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402 | 42883 |
2021 | 黑龙江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468 | 8458 |
2021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07 | 36770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71 | 114984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70 | 115899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68 | 117776 |
2021 | 浙江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537 | 113132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71 | 105165 |
2021 | 安徽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57 | 23986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98 | 54183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98 | 54183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493 | 56719 |
2021 | 福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7 | 11723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95 | 67946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59 | 13360 |
2021 | 山东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489 | 174173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 | 510 | 128279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54 | 25301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42 | 19147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9 | 62933 |
2021 | 湖北 | 历史类 | 专科批 | 200 | 148879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2 | 66604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2 | 66604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0 | 67675 |
2021 | 湖北 | 物理类 | 专科批 | 238 | 145586 |
2021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23 | 34016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6 | 112502 |
2021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05 | 127292 |
2021 | 广西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39 | 71525 |
2021 | 广西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05 | 16180 |
2021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554 | 18097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511 | 54392 |
2021 | 重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534 | 15010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22 | 29267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88 | 117510 |
2021 | 贵州 | 文科 | 本科二批 | 523 | 20485 |
2021 | 贵州 | 理科 | 本科二批 | 413 | 82136 |
2021 | 云南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90 | 55880 |
2021 | 云南 | 文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42 | 20161 |
2021 | 甘肃 | 文科 | 本科二批K段 | 480 | 12978 |
2021 | 甘肃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414 | 47564 |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武汉体育学院院校简介的相关内容。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千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研究生1.2万余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六十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能源电力人才。学校始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积极活跃在科技创新前沿阵地,攻克了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多项技术难题,为推进电力科技进步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方针,紧抓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
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能源互联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学院,67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分别位列A档和A-档;“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社会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70强和前1‰行列;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能源动力硕士、电子信息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拥有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91人,其中正高级职务的420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722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0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发起成立“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学校现有1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教育网
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新能源、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煤电、核电等重要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建有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29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及研究基地,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十五”以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37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400余项。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科技论文国际三大检索排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位居前列。
学校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100余家大型能源电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发电协同创新中心”“能源互联网学院”等一批重点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学校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实现高校之间的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
学校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搭建了世界一流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和“一带一路”沿线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全面开展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合作项目,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来华留学生规模和质量。学校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承担国家外交任务,承办了多个国家级援外培训项目;与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等15所海外高校共同签署“一带一路”能源学院合作伙伴备忘录;担任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中方牵头院校,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智库;在美国设立的西肯塔基孔子学院是北美规模最大的孔子学院。
2017年11月,学校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谋划了未来一段时期学校发展蓝图:经过五年左右的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实现向研究型大学的实质转型,初步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此基础上,再用10—15年时间,到2035年左右,“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全面实现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明确了学校总体发展思路是坚持“一个根本”,紧扣“两大任务”,抓住“三个导向”,突出“四个重点”,即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紧扣立德树人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抓住改革创新、特色发展、开放办学三个关键导向,突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四个重点,带动学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2018年10月,学校汇聚全体华电人的磅礴力量,成功举办了一届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甲子校庆。通过召开建校6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重新编撰《校史》、评选建校60周年华电人物和杰出校友,展示了办学成就,弘扬了华电精神,扩大了社会影响,凝聚了发展力量。2019年,学校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以国庆游行思政教育为抓手,以顶层设计推动校内综合改革为重点,深入谋划、全面部署,着力推进工作落实落细,全校师生员工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强烈,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奋进意识更加强化,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更加牢固。
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面向欣欣向荣的新时代,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九个坚持”为根本遵循,加快推进“双一流”特色、高质量建设,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书写华电人的“奋进之笔”,为把学校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华电贡献!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2001年调整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坐落在秀丽的东湖之滨,依山傍水,校园环境优美,场馆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文化底蕴浓郁,办学特色鲜明。学校秉承“公勇诚毅,学思辨行”校训,坚持“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为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的办学理念,2018年入选湖北省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1820.6亩,分东湖(卓刀泉)校区、藏龙岛校区、武当山校区和东湖高新区(豹澥)校区,全日制在校生14680余人(本科生118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400余人,专科生450余人,留学生37人)。举办一所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全日制在校生7400余人。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医学等8个学科门类。体育学一级学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获评“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湖北省重点优势学科”、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智能体育与产业发展” “运动与脑科学” “体教融合与健康促进”“新闻传播学”4个学科(群)获批湖北省“十四五”优势特色学科(群)。
学校现有2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获批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3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获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湖北省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4个湖北省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个学院入选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国家体育总局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30门;获批11个省级教学团队,14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是全国最早培养体育学研究生的单位之一。现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体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音乐与舞蹈学、特种医学和工商管理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体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艺术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是全国研究生培养规模最大、专业点最多的体育院校之一。学校拥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建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质量较高,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好评。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教练员中具有高级职称占比57.8%。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和高水平教练员,其中,获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和人才项目71人次。
学校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10个。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51项、横向科研项目272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参与8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励2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21项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教育部“名栏建设”入选期刊、四大核心期刊方阵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奖”“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奖”“湖北最具影响力十大人文社科期刊奖”期刊;《体育教育学刊》为湖北省优秀期刊。
学校竞技体育办学特色突出。1980年,按照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关于高等体育院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规划,成立附属竞技体育学校。2003年,组建竞技体育学院,现开设有赛艇、皮划艇、蹼泳、帆船帆板、冲浪、和摩托艇等水上项目,摔跤、拳击、跆拳道、空手道等重竞技项目和田径、体操等项目,拥有学生运动员500余人,教练员44人,其中国家级教练员12人,70多人次曾在国家队执教,多名教练员和运动员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国家体育运动一级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学生张香花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获得赛艇项目1枚银牌和1枚铜牌,结束了中国划船项目与奥运会奖牌无缘的历史,开创了体育院校学生在奥运会上夺取奖牌的先河。1988年以来,所培养的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共计获得金牌156枚,银牌41枚,铜牌44枚;亚洲三大赛(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共计获得金牌98枚,银牌20枚,铜牌21枚;全国三大赛(全运会、锦标赛、冠军赛)获得金牌538枚,银牌222枚,铜牌219枚。培养和输送了张香花、杨威、程菲、吕会会、管晨辰等一大批在世界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为国争光、为省添彩的优秀学生运动员和竞技体育复合型人才,为体育强国、体育强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体育事业贡献奖”、获批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37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高校、体育教育科研机构和世界知名体育组织建立紧密联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竞技体育等方面深入交流合作。建有亚洲体操培训中心和国际体操联合会授牌成立的国际体操学院、中国水上运动学院、中国铁人三项学院、中国拳击学院、中国健美健身学院。积极开展同国(境)外学校联合办学项目,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国际合作办学项目6个;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丹麦、新西兰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开展学生短期实习实训合作;2014年,学校获批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院校,累计培养各类长短期留学生300余人。学校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体育局、行业体协和企业在科技服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产业等领域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对接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深化体教融合,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奋力开启中国前列、世界一流应用研究型体育大学建设新征程。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2003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隶属关系是湖北省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是在湖北。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是民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武汉学院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武汉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2003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武汉学院隶属关系是湖北省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武汉学院是在湖北。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武汉学院是民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武汉学院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1,非985,武汉学院是
一、武汉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哪个好1、武汉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893年和1958年。2、武汉大学隶属关系是教育部,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3、武汉大学是在湖北,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4、武汉大学是公办,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5、武汉大学是本科,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6、武汉大学是211,98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1,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河北体育学院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河北体育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85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河北体育学院隶属关系是河北省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河北体育学院是在河北。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河北体育学院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河北体育学院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武汉音乐学院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武汉音乐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1953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武汉音乐学院隶属关系是湖北省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武汉音乐学院是在湖北。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武汉音乐学院是公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武汉音乐学院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武汉传媒学院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武汉传媒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2004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武汉传媒学院隶属关系是湖北省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武汉传媒学院是在湖北。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武汉传媒学院是民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武汉传媒学院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武汉城市学院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武汉城市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2002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武汉城市学院隶属关系是湖北省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武汉城市学院是在湖北。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武汉城市学院是民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武汉城市学院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
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武汉文理学院哪个好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和武汉文理学院各自创办时间对比,分别为1958年和2002年。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隶属关系是——,武汉文理学院隶属关系是湖北省教育厅。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在河北,武汉文理学院是在湖北。4、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公办,武汉文理学院是民办。5、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本科,武汉文理学院是本科。6、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是21
2024-02-05 06:47:10
2023-12-06 00:25:37
2024-04-24 05:04:07
2024-07-09 23:27:34
2024-04-29 13:08:42
2024-03-05 11: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