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志愿填报指南:怎么看红牌专业?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哪有麦可思专业调查
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
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32.9%
“我都快愁死了,分数一下来就要报志愿了。到底该学什么专业呢?”山东省青州市第二中学的杨彩凤这几天非常焦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根本不懂志愿填报的事情,班主任老师倒是提了一些建议,但是也不是明确的意见。
随着高考(Q吧)发布分数日期的临近,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热门专业年年都吸引大批考生填报,但是热门专业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什么样的专业才不会“毕业即失业”?
在麦可思公司(MyCOS)新近完成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中,结果显示,我国最热门的几个本科专业都是供大于求,其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法学、
英语(Q吧)3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都在万人以上,在10个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中,热门专业占了9个。
这项研究共调查了20万毕业半年后的学生,结果发现,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32.9%。在573个高职/专科专业中,十个热门专业半年后的总失业人数高达11.6万,占了高职/专科半年后失业人群的28.6%。失业人数最多10个高职/专科专业中,就有8个是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的失业率如此之高,与高考志愿填报有分不开的关系。“班里很多同学要么报经济,要么报法律。”河南省信阳市关庙高中的黄开祥说,大家觉得热门专业应该好找工作,就一窝蜂地报了。
麦可思的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依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
汉语言文学、
工商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会计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调查还表明,毕业半年后,本科专业的平均就业率是91.2%,但是很多热门专业的就业率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其中法学专业就业率只有86%,存在严重过热迹象。
麦可思的王伯庆博士认为,考生扎堆学热门专业,造成今天有生源,明天无就业的状况。另外,“高校有些新设的专业和招生数量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王伯庆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的情况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再好的专业也有可能出现人才饱和的现象。大学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控制招生量。
天津市大港油田实验中学的段静估完分,就一直在搜寻与填志愿有关的信息。“先是仔细看学校发的《普通高校在津招生录取统计资料》,又上了好多网站查资料,看每个专业到底学什么课,就业率怎样”。
但是做完这些工作之后,对于报什么专业她心里还是“没谱”。然后跑去咨询老师,又查看各个专业的全国排名,还看了几个不同版本的大学排行榜。但是大学排行榜令她很失望,“大学排行榜太多了,比较杂,看来看去就不知道该参考哪一个了”。
很多家长和考生填志愿时,手里都有学校发的《报考指南》,但是这一本书的信息量明显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要求。近几年,潜能测试开始介入高考志愿填报。
“潜能测试能帮助考生科学地进行自我认知和定位,找到适合自身潜能特征的专业和职业方向。”北京金帽子潜能测评中心咨询师李顺赋介绍说,潜能测试依据的是职业兴趣理论和个性理论。金帽子的完整测试有五套测试题,包括正反向的个性测试、职业兴趣测试、日常活动能力测试和潜能测试,最后为每个考生生成一份测评报告。在报告里,列出了110个大学专业与这个考生的匹配程度,匹配分数越高说明这个专业越适合这个考生。这会形成两个必然结果,一个是进入大学后,学生的专业学习会相对更有兴趣,取得学术成就的概率越高;第二个是未来就业时更容易找到感兴趣的对口职业。
但是,有调查发现,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潜能测试的使用率极低,仅有7.4%。大多数学生(56.7%)选择和父母一起商量做出决定。与老师商量做出决定的占20%,另外15.9%的人自己决定。李顺赋介绍,学生、家长不认可潜能测试,可能与前两年潜能测试的泛滥有关系。潜能测试要求极高的专业性,滥用测评工具必然降低大家的信任度。在美国和日本,学生在进大学之前通常都会接受类似的潜能测试,帮助选择大学专业。
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注意到高考志愿填报的巨大需求。今年高考期间,搜狐网下属的网络搜索引擎搜狗推出“高考搜索”服务,除了能搜到一般的报考信息外,还根据考生的预估分数提供报考专业的信息,包括各个专业的就业信息。
“输入你想报考学校的名字,就能搜到这所高校各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考生可以了解该专业的基本就业流向。”搜狗搜索的高级副总裁王小川说,一般考生都会拿到关于填报志愿的参考书,但这些书不能让考生对自己想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有一个很好的了解,网络搜索是一个补充。
高傲的专业都是父母给选的。她听从父母的选择,专业填的是经济管理、
土木工程和
会计学。“这几年一直在学校里闷着学习了,对于社会上的情况不太了解。”高傲说,听爸妈说这几个专业好找工作。
智联招聘曾经进行过一项调查。有高达52%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个机会,我会选择另外一个专业”,有34%的人希望在原来所学专业基础上再学第二专业,只有14%的人对当年的选择不后悔。
“不论是家长、老师还是考生自己,都缺少一个了解相关专业的信息平台。”河北省一所县级中学的高三班主任赵进存说,高校和招生部门对专业内容、专业要求、专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相关情况所做的宣传和介绍也不够到位。学生的选择、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免不了就会有些盲目、草率,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王伯庆博士认为,考生报考时了解的信息不全,是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的原因之一。就业率高的专业没有人报,就业率低的“热门”专业扎堆儿报。大部分考生在挑选大学专业时没有做过职业规划,加上老师、父母的经验和知识有限,观点有时也存在偏差,没有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可供参考。
麦可思的调查显示,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依次为:
机械电子工程(100%),医学检验(99.1%),
医学影像学(99%),注册会计师(98.4%),
物流工程(98.3%),勘察技术与工程(98.2%),
建筑学(97.9%),
车辆工程(97.7%),
信息安全(97.2%)等。
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高职/专科专业依次为: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94.9%),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93.5%),
机械设计与制造(93.4%),
护理(92.8%),
应用化工技术(92.8%)等。

看就业选专业报好高考志愿的作者简介
麦可思(MyCOS)是专业的,得到政府、学术界、商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认可的,有良好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从2007年开始,每年一度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研究,累计有效样本在60万份以上,2009年抽样调查了44.4万名毕业生,回收有效样本21.8万份。
主审简介:
王伯庆,经济学家、麦可思公司创始人、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跟踪评估系统(CHEFS)创始人,曾在美国研究就业16年,麦可思《2009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的作者,《教育蓝皮书》和Ⅸ社会蓝皮书》长期撰稿人之一,新浪十大教育博主,腾讯2009“回响中国”年度教育专家,兼任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中国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

志愿填报指南:怎么看红牌专业?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志愿填报指南:怎么看红牌专业?的相关内容。
2012年高考已结束,为方便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高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高考填报志愿相关信息以供查询:
专家:红牌专业反映的是三四年前的报考状态 报考时是热门专业,毕业时就成了就业冷门
考生报考时不用刻意回避,可结合本省及目标院校的情况具体分析
判断专业是否适合考生的基本标准有两个:个人兴趣和社会需求
河南商报记者 吴静 施彩英
红牌专业难就业,考生在填报志愿选专业时,是否要刻意回避?
考生在参考红黄绿牌专业报志愿时,应注意什么?报考时,应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昨天,记者采访了麦可思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娇,她说麦可思发布的红黄绿牌专业是全国的情况,是一个趋势,在报考时考生和家长(微博)应根据本省及目标院校的情况具体分析,其他专家也认为没必要刻意回避红牌专业,但填报志愿时要有前瞻性。
怎么看红牌专业?
红牌专业反映的是三四年前的报考状态
这几年,麦可思发布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上榜的红黄绿牌专业基本没变化。
麦可思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娇说,大家发现红黄绿牌专业呈现出持续性,是因为高等教育的滞后性。现在的红黄绿牌专业的就业情况,反映的是三四年前的报考状态,考生扎堆在这些红牌专业上面。
很多红牌专业,报考时它是大热门,比如
动画、法学、
生物技术等。报考时,在考生和家长看来,这些专业会是就业前景非常好的专业,他们对所报的专业有个预期,但读了三年四年后发现就业情况不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报考时是热门专业,毕业时就成了就业冷门。一般来说,红牌专业多是开设门槛低、容易开设的专业,可能有几个家长询问学校有没有这个专业,第二年学校就能开起来。
而绿牌专业多是开设门槛比较高的专业,不是一两年就能开起来的。
是否回避红牌专业?
报考要根据本省及目标院校做判断
考生填报志愿时,是不是要回避红牌专业?
“我们发布的是全国的一个情况。”郭娇说,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地区性,要了解有些报考热门的专业,它在本省的就业情况怎样;报考时,考生和家长要圈定几所目标院校,具体了解在目标院校拟报考专业的就业情况。
过去的三到四年,红黄牌专业都是报考的大热门,从全国来看是供过于求。
在填报志愿时,家长要根据本省及目标院校的就业情况做出判断。
麦可思发布的红黄绿牌专业榜,考生、家长和高校都会关注。可能部分考生家长在选专业时,会回避红牌专业,一些高校可能也会在专业招生计划上做出调整,但这是个慢慢调整的过程。
报志愿选专业要有前瞻性
麦可思发布的2012本科就业绿牌专业有
地质工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石油工程、
采矿工程、油气运输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审计学。
专科就业绿牌专业包括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
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机技术与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以上专业社会需求旺盛、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报考时,是不是应向这些专业倾斜?
在冷门与热门专业问题上,河南
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徐玉斌建议考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许今年很热门的专业,4年后毕业时会成为冷门,难找工作,而现在冷门的专业未来也可能很抢手。”
所以,考生、家长在报志愿时,要有前瞻性,不能盲目,也不必刻意回避某个专业。
河南大学(微博)教科院教授、副院长杨捷说,判断专业是否适合考生的基本标准有两个:兴趣和社会需求。
“如果单单以专业冷热、分数高低来决定考生的志愿填报,既有可能影响志愿的满足,学生也很有可能在入学后因为所学专业与自己的期望落差太大而缺乏动力,不少学生就是因为没报自己的兴趣专业,大学四年一直徘徊,几乎白上。”
怎么选高校?
高校好不好要看地域和特色
不同高校层次不同、实力不同、社会声誉不同,文化氛围也不尽相同。
那么,一个好高校的标准是什么呢?教育部确定的“985”、“211”高校应该是好学校的典型标准,但是,“985”只有45所高校、“211”也只有122所,满足所有考生读书就学是不可能的。
中原工学院招生处处长苗振青说,判断一个高校好不好,可看两个方面:高校的地域性和独特性。
苗振青认为,高校所处的地域性应是考生选择高校的一个标准,因为一个地方的经济和文化,对考生的思维、习惯等素质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说,处于发达地区的高校,具有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也较为齐全。
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是考生选择高校的另一个标准。每所高校在办学中都会形成特有的文化历史积淀,身处不同的高校,感受到的文化氛围是完全不相同的,这就是大学的校园文化,无形的校园文化也会对考生的素质产生影响。
优先选学校还是专业?
高校PK专业,可把专业看重些
鱼和熊掌往往不能兼得。
当高校遭遇专业,考生如何抉择?
苗振青说,高考(微博)分数是考生填报志愿的“话语权”。
在这个“话语权”的掣肘下,考生与家长面对高校和专业时难免会感到难以取舍,无法两全其美。
但不管问题多么复杂,只要有合理的科学思路作依据,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苗振青建议,在一本录取批次,如果考生能就读“985”、“211”之类的顶尖高校,就把选择高校的权重放大一些,把选择专业的权重放小一些。
如果选择一本的其他高校,就将这些高校的特色专业与办学历史相结合,把选择专业的权重适当放大一些,而把选择高校的权重适当放小一些;对已上一本分数线又无把握就读顶尖高校的考生,如果专业与兴趣、爱好和能力不相匹配,不妨把眼光放在二本录取的高校,就读这些高校的特色专业,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而在二本录取批次,考生尽量把专业的选择放在首位。
“在比较高校和专业孰重孰轻时,不管是一本还是二本批次,宁可把专业看得重一些,才能把职业规划得好一些。”苗振青说。
高考相关信息敬请关注高考频道......
16教育网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志愿填报指南:怎么看红牌专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
www.ts16z.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