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3 08:31:29 | 16教育网
如果上本科的话,就不要考虑专业的事,因为热门专业肯定是没得选。你要是想选热门专业,很大概率上不了本科。如果大家想要保住自己的专业,就想挑选一个热门专业。
1、优先选择公办本科院校
首先,考生可以考虑所在省份地方类学院(如山东的济宁学院、枣庄学院)的中外合作或校企合作的特殊招生项目;其次,可关注外省在本省招生数量较少的学校,因为招生人数少,所以每年的分数波动大,可能是适合“捡漏”的机会;第三,考生可以关注办学层次由专科刚刚升至本科的公办院校,这部分学校的分数要求也会没那么苛刻。
2、尽量发挥选科优势
新高考改革省份的“边缘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应从自身选科出发,最大限度的发挥所选科目的作用。
一般来说,专业/专业组的选考科目限制越多,那么参与竞争的考生就越少,低分高就的可能性就越大。
3、独立学院转设的情况
对于本科线附近的考生,可以重点关注今年转设为“公办”的独立学院,在未来的几年中,这类学校的录取分数将呈现
一般建议大家挑选,那些刚过录取分数线的某些专业,能够录取擦边考生的大学。这种情况,咱们上本科的几率比较高。不过这个专业,可能有点“冷”,以后就业不太容易,同学们只能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考研或者考公务员。
如果某些考生,就是想学特定的专业。比如:有个同学这次高考发挥失常了,高考成绩只超出本科分数线10分。但是他就想当老师,非得上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
同学们可以结合报考资料,挑选一些冷门的师范专业,并且这些专业在以往录取情况都不好,总是招不满。这里就不要考虑城市因素了,大城市的师范本科院校肯定去不了。如果城市偏一点或者是大山沟子,这样没人愿意去,你也很有可能被录取。 16教育网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填报的三种方法 有哪些技巧的相关内容。
高考志愿填报的三种方式是线差法、位次法和线差为主,位次为辅,我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线差法
线差法就是比较考生线差与院校线差来填报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线差是高考成绩与省控线的差值,院校线差就是录取平均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差值。考生的线差超过院校的线差均值,则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
2、 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分科类排名或位次来选择填报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拟报院校才有录取机会。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录取是从高到低按照排名来进行的。
3、 线差为主,位次为辅
线差法适合各个层次的考生,不管是重点批次,还是普通批次。排名法在层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适用,并不适合所有层次的考生,越往后面这种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所以应该以使用录取平均分线差均值筛选学校为主,以位次法为辅。
1、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和高校去年招生最低分数线确定自己可以冲的几所高校和比较稳的几所高校。这样就可以把考生可以报考的高校范围缩小了一大截。
2、在上述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高校筛选。比如考生及家长比较注重学校的地理位置,就可以根据高校所在地进行再一次筛选;如果考生及家长比较注重学校的地位,也可以根据学校的排名进行进一步筛选。
3、在确定好的这些高校里面,如果孩子想上理工科院校,那么就在理工科院校中选择填报;如果孩子喜欢文科专业,就可以在文科院校中进行挑选。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分数刚过本科线怎么填志愿 技巧有哪些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