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26 10:13:53 | 16教育网
大学心理学专业需要学习的一些主要科目如下:
1.普通心理学:
这是心理学专业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该科目包括了心理学的历史、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以及主要的心理学理论等。
2.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活动与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包括神经系统的功能、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等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和规律。
3.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活动。
4.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和过程,包括从胎儿到老年的心理发展和变化,以及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
5.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影响的心理机制,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影响、社会角色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6.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障碍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包括各种心理疾病的症状、原因、治疗方法和效果等方面的知识。
7.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主要研究各种心理障碍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的心理障碍。
8.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主要研究各种心理测量工具的编制、应用和评价,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能力测验等。
除了以上这些科目,心理学专业还需要学习统计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等相关科目。通过这些科目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应用心理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大学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
其研究范围包括心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本原理。它既概括了各个心理学分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又是各个分支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理论基础。它是一门基础的、入门的心理学,也是心理学的主干。
2、实验心理学 16教育网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思想的形成及后继课程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分为理论课与实验课两个部分,一般每周两个课时,理论、实验相辅相成,同步教学。实验心理学是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教学和科研不可缺少的学科。
3、心理统计学
心理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分支学科。数理统计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在心理学实验或调查中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字资料,如何根据这些资料传递的信息做出科学推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有效工具,其内容按目的与功能可分为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实验设计三部分。
4、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这里的所谓素质,是指那些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需要或与之相关的感知、技能、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等个人特征,他们是以一定的质量和速度完成工作或活动的必要基础。
5、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它的研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
6、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家会研究人格的构成特征及其形成,从而预计它对塑造人类行为和人生事件的影响。
7、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社会心理学在个体水平和社会群体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探讨。在个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个体社会化过程,交往,言语发展,伙伴,家庭和居住环境及学校对个人的影响等。
参考资料来源: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心理学双学位教学计划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心理学专业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普通心理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实验心理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心理统计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心理测量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生理心理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人格心理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社会心理学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心理学专业在大学要涉及哪些科目的相关内容。
心理学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两个方向,关键看所报考的是哪个方向的心理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