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30 12:57:48 | 16教育网
国立台南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治32年(1899年)4月9日,当时它是台湾总督府创立的台南师范学校,首任校长为泽村胜支。最初的校址设在三山国王庙,仅有42名学生。1899年至1903年间,学校曾一度停办,但在1918年以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台南分校的名义复校,校址迁至赤崁楼。
1919年,学校更名为台湾总督府台南师范学校,校长是隈本繁吉,分校主任为志保田鉎吉。1922年3月10日,学校迁入桶盘浅新校舍,自此在此地一直延续至今。到了1945年,随着国民政府接收,学校更名为台湾省立台南师范学校,并建立了台湾首个童子军组织。
1962年,学校改制为台湾省立台南师范专科学校,进一步发展教育。1987年7月1日,学校更名为台湾省立台南师范学院,增设了教育学系,并与美国科罗拉多州北科罗拉多大学结为姊妹校,开展教育合作。1991年7月1日,学校改隶国立,成为国立台南师范学院,同时增设了研究所。
2004年8月1日,国立台南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国立台南大学,脱离了师范体制,学校结构进一步调整,设立了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和理工学院,以及府城和荣誉教学中心两个校区。国立台南大学在2007年被纳入教育部的“大学繁星计划”优质大学行列。然而,由于校地资源紧张,七股校区的扩建项目也正在积极筹备中,目前学校总学生人数为6,654人。
国立台南大学(英语: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NUTN),简称南大,是一所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的国立大学,前身为国立台南师范学院(简称台南师院、南师),创校历史可追溯至1899年,校史超过百年。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国立台南大学的文化资产的相关内容。
位于红楼前圆环,为1923年日本皇太子裕仁访台进行“东宫行启”,至南师视察时所种植,至今仍生长良好。
台湾南部因为地处热带地区,松树生长不易,因而甚为少见。 日本校友在学校中栽种松树,我们今天才能在校园中看到,但是日本校友留下的影响越趋渺茫,昔日司令台两侧的湿地松已死亡殆尽,后门的黑松已奄奄一息,红楼前的琉球松则至今依然挺立,成为很多南大校友的共同回忆,但是却常被误称为黑松,真是一个令人叹息的事件。 2006年,校方接受作家柏杨所致赠之部分手稿文物,因而于2007年将校园西侧学人宿舍改建为柏杨文物馆,进行文物的典藏与展示,是 三个收藏柏杨相关文物的主要典藏处之一(另外两处是国立台湾文学馆,以及中国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