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院校

中学生应有畏惧之心 中学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4-09-02 14:51:41 | 16教育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中学生应有畏惧之心 中学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方案相关的问题,今天,16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中学生应有畏惧之心 中学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方案

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的奋斗目标

忆往昔,成绩卓著;展未来,任重道远。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全体师生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为把学校办成高质量,有特色的省示范性综合中学而奋斗。
孝顺中学将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孝中光荣我光荣,我为孝中添光荣。

中学生应有畏惧之心 中学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方案

中学生应有畏惧之心

人生在世,总要有所敬畏。一千多年前的朱熹曾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翻开词典也知,“敬畏”一词的意思是尊敬佩服而又有些畏惧。拆开来说,“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是指“慎,谨慎,不懈怠”。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遇有逾规,亦不出大格”。敬畏就是“怕”,就是要学会怕一些东西,怕规则、怕纪律、怕人言,懂得怕了,就自觉地规范了自己的言行;懂得怕了,其身自不必违规违纪,所言必中规中矩,所行亦适可而止。
作为中学生,我们又应该敬畏什么呢?
敬畏身份。身份,是一个人职业的特殊符号,也是社会赋予某群人集体归属感的依据所在。反过来讲,身为某类身份,才装束某种服饰,才说讲某种话语,才表现某种行为。身为初中生,就应该衣着朴素,说话得体,行为礼貌;不应该花里胡哨,不伦不类,不应该出口脏话,没有修养。因为你所有的行为举止,应该符合自己的身份,也应该尊重自己的身份,要有一种生怕因某一次疏忽而亵渎了自己穿着的校服、佩戴的校卡的内心敬畏。
敬畏纪律。纪律是对人行为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也是落实各项学习任务的保障,是规范,是秩序,是行为规则。有些人不按点到班,时间长了,班级就松松垮垮,个人就变成了老油子,个人无思进取,班级就打造不出良好班风。长此以往,个人变成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天王老子,目空一切,缺乏对纪律、对原则的敬畏,什么都不怕,则会败坏一个班级、年级乃至学校的风气。所以,身为中学生,要对纪律、对原则有点敬畏,上学前要想一想我会不会迟到,放学后要想一想我是不是完成了功课,做事前要想一想会不会违纪。
对纪律心存敬畏是一种素质,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修养。有句古话讲:“畏法度者最快活”,讲的是怕法、怕纪律就不会逾越法律纪律的红线,才能坦荡快活地生活。我想,只要我们恪尽职守,遵守作息时间、遵守学习纪律,把纪律作为言行指南,我们的学习生活就一定会开心愉快。
敬畏时间。时间和生命对于个人来说,都是短暂的,理论上它们同属一个概念,不同之处在于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过去、现在和未来连绵不断的系统,所以敬畏时间也就等于把握了明天,珍惜了生命。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时间都是公平的,一样的二十四小时,一样的每分每秒。但是,有学生不懂得珍惜时间、敬畏时间,一天的事情,非要三天四天才完成,八小时没有真正用在学习上,上课不专心、天马行空,课后又把功课抛在一边,我行我素,时间就这样在他手里一分一秒的过去,学业却在他的手里耽搁,一事无成。然而, “昨日骑竹马,今日白头翁”。只有在敬畏时间中认真、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才能让自己走过充实、有意义的一生。
当我们害怕时间在我们手中悄悄流逝的时候,当我们感觉到时不我待的时候,我们就会懂得抓紧时间、珍惜时间,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会提高了。
敬畏同学。古人云:同门为朋,同志为友。而所谓同学,更是指在一起学习并为相同或相近的学习目标奋斗的互相借鉴、共同进步的人。
实际上,敬畏同学就是尊重同学,就是互相学习。要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学间大有卧虎藏龙的英才,或在功课学习上高人一等,或在电脑操作上高人一筹,或在实际工作中创意不断;他们或性情豁达,或行事谨慎,或感恩孝顺,总之,身边的同学总有一样或多样的品质优秀于我们、超越于我们,与之相处就要学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敬畏别人的长处。《论语•子张》中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说的就是要有包容心;《抱朴子•审举》中也说,“寸锦足以知巧,刺鼠足以观勇”,意思是要看到一个人的长处,把它放大,自然就觉得这个人可以交流交心,也就觉得值得自己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所以说,不管我们身边的同学如何,只要找准了自己和他交往的相同志趣,与人为善地包容别人的不足,放大别人的长处,我们就能学到很多宝贵的东西。
敬畏声誉。对于学生来说,声誉就是人品;所谓敬畏声誉,其实就是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品质的培养。而品质是好是坏由不得自己评说,得由周围的人来评判。做人首先要诚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家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人常借这句话表示不轻诺,诺必守。《论语•里仁》也有这样一句话:“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古人不随便承诺,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做不到是很可耻的。这样看来,一个有诚信的人才有资格被信任。
信誉的建立,需要真诚的日积月累;而信誉的崩溃,一句谎言就够了。不论是国家和民族,还是集体和个人,只要待以信任者以欺骗、愚弄,就是对信任者的背叛。 “失民心者失天下”,一个失信于民的国家,一定会走向灭亡;一个失信于群众的集体,一定会被群众抛弃,一个失信于“民”的少年,将来可能就失去了立足社会的基本品质。而当学生们懂得害怕自己的信誉名声扫地的时候,他们才会事事谨小慎微,处处表里如一。
当然,对青少年而言,他们正处于成长期,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敬畏的也还有很多,比如敬畏师长,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真实,敬畏规律,敬畏知识等等。不论对象是什么,常怀敬畏之心,人才会诚恳做人,踏实做事。常言道,人无羞耻无恶不作。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在他墓碑上刻上“天上的繁星和心中的道德法则”来表达自己的敬畏;孟子则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警句来表明自己的敬畏。智者、圣人,之所以不凡,是因为他们对世界有所畏惧也有所敬仰。而平凡的我们,特别是中学生,常怀敬畏之心,才不会狂妄、浮躁,内心自然生养出一股正气、庄严与崇高。
学生要有敬畏之心。

中学生应有畏惧之心 中学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方案

中学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方案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学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方案的相关内容。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革,青少年的成长备受关注。在这一重要的成长阶段中,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树立典型、激励广大青少年积极向上,发起“美德少年”评选活动。

一、 活动背景及意义:

背景:
16教育网

当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思潮交织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通过举办"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意义: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

树立先进榜样,推动全校乃至全社会对青年一代优秀品质的关注和传承;

二、 活动目标:

选拔出具备以下特质的学生作为“美德少年”的代表:

1. 道德观念鲜明——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自己的行为。

2. 文明礼仪规范——日常生活中展现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3. 学习态度端正——对待学业认真负责,具有探索知识的热情。

4. 团队协作能力强——能够在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5. 社会实践积极参与——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关心公益事业并有所贡献。

三、 活动组织架构:

由学校德育处牵头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包括宣传发动、报名参选、评审团选定、结果公布等环节。

四、 活动流程设计:

1. 启动—— 宣传发布评选通知及相关文件,营造氛围;

2. 申报 —— 符合条件的学生自愿申请或被推荐参加;

3. 初审—— 对提交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确定候选人名单;

4.网络评选——通过 网络投票活动(通过 人人微投票 免费创建) 公布候选人事迹信息,邀请学生、家长等进行大众评选;

5. 复评—— 组织专家评委对学生的事迹材料进行全面评议,结合网络投票评选出n名美德少年;

6. 公示 —— 公布最终当选者名单并在校内媒体上予以展示;

7. 表彰—— 召开颁奖典礼,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章;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学生应有畏惧之心 中学美德少年评选活动方案”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