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2 17:50:48 | 16教育网
1、模拟投档
每批次正式投档之前,省级招办按照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
2、确定投档比例
模拟投档后省级招办及时向高校报送生源分数段分布情况,高校根据模拟结果决定是否追加计划,是否调整投档比例。
3、正式投档
省级招办按照高校调档要求和考生填报的志愿,将符合高校调档条件的考生的电子档案在网上投递给高校。平行志愿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只进行一次投档。
4、阅档
招生高校在规定时间内从网上下载考生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审阅,审阅内容包阅括考生的成绩、专业志愿、是否服从调剂选项、体检表以及诚信记录等。
5、预录取
招生高校按照相关规定和招生章程等,将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进行预录取,并将预录取和退档的结果上传至省级招办。
6、录取检查
省级招办对高校欲退档考生的情况进行审核,如无异议,则录取结束。
7、打印录取名单
省级招办根据招生高校的录取结果打印录取新生名册,加盖省级招办录取专用章后寄送招生高校。
8、填发录取通知书
招生院校根据录取考生名册填写录取通知书,加盖该校公章后连同入学报到须知、资助政策办法等相关材料一并寄送被录取考生。
注意:该流程根据各省级招办公布的工作程序整理。各省情况可能有差别,请以生源地省级招办当年公布的流程为准。
扩展资料:
在录取工作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和高等学校会向考生提供录取信息公开查询及申诉渠道,并按规定将有关录取结果向社会公示。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省级招办和高等学校所提供的途径查询和确认本人的录取结果。
批次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高校寄发通知书,具体邮寄时间视两地距离而定,一般寄出后10天内可到。若考生半个月后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请联系高校招办。
高考志愿掉档是指考生填报的志愿所对应的录取分数线高于考生的分数,导致无法被录取。
1.志愿和录取分数线解释
志愿:高考志愿是考生填报的希望被录取的学校和专业。
录取分数线:是高校根据自身招生计划和考生分数情况确定的分数线,超过该分数线即可被录取。
2.掉档的原因
竞争激烈:某些热门学校和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往往较高,导致考生的分数无法达到。
考生分数不够:考生的成绩未能达到心仪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导致志愿无法被录取。
3.影响掉档的因素
学校招生计划:学校招生计划的变化可能导致录取分数线上升,从而使一些考生掉档。
考生分数分布:如果考生分数整体偏低,录取分数线相应上升,使更多的考生掉档。
各科成绩分布:如果某个科目的成绩整体偏低,录取时可能对该科目的分数要求更高,使部分考生因该科目掉档。
4.应对掉档的策略
合理选择志愿:根据自身成绩和分数预估,合理选择填报学校和专业,避免过于理想化。
多途径备选:可以在填报志愿时同时选择备选志愿,以备掉档情况发生时有备无患。
提高综合素质:除了高考成绩,注意培养综合素质和特长,提高录取竞争力。
拓展资料:高考志愿
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
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综上所述,高考志愿掉档是指考生填报的志愿所对应的录取分数线高于考生的分数,导致无法被录取。考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志愿,并通过提高综合素质和备选志愿的方式应对掉档情况。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电子档案的相关内容。
我也是今年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