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招生改革本科合并,天天象上特邀专家解析高考志愿怎么填

2024-09-24 23:51:21 | 16教育网

今天16教育网小编整理了高考招生改革本科合并,天天象上特邀专家解析高考志愿怎么填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招生改革本科合并,天天象上特邀专家解析高考志愿怎么填

高考招生改革本科合并,天天象上特邀专家解析高考志愿怎么填

高考二本、三本招生批次合并后,学科特色不明显,地理位置优势不很明显的二本院校分数线将有不少的下降幅度,这些二本院校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此同时,将有一些三本院校分数线将有不小幅度的上涨,这些院校一般具有相当长时间办学历史民办院校或知名高校独立学院;其次院校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多在一二线城市。
面对新形势,作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如何作出自我的选择呢?
一、从院校实力向学科实力转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院校的优势学科是否与个人兴趣爱好实现对接。如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语言类学科、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财经类专业、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土木类专业等。
二、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过去传统意义上三本院校其学费比较高;而二本院校作为学费还是比较低。考生和家长在院校选择上,还要考虑到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不要盲目追求,给家庭背上过于沉重经济负担。
三、考虑院校地理位置。我们都很熟悉的一句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此,我也很想和大家说,城市让大学更美好!上海交通大学崛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招生、上海纽约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无不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助于院校得到地方财政支持,吸引更为优秀的师资,同时有助于学生拓展更为广阔的视野。

高考招生改革本科合并,天天象上特邀专家解析高考志愿怎么填

新高考80个志愿怎么填 专家建议“三步走”

1、浙江省高考今年是填报80个专业志愿,考生可以填报80个学校及专业。

2、填报志愿可以分三步走,一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及排名选择欲报考学校及专业、二要以选择专业为主,从主要选择学校变为主要选择专业。三做好专业与学校的组合,可以将不同的专业及学校组合穿插排列,争取录取到最满意的学校及专业。

高考招生改革本科合并,天天象上特邀专家解析高考志愿怎么填

高考志愿怎么选择?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怎么选择?的相关内容。

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等等。二本的文科都差不多。

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比如假定分数线是500分,你们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 分。

因此,在报考时,要拉开差距(各个学校的提档线,不要都报同样的学校),如报了北大,就不要报清华,但可以报北航、北工大;报了复旦就不要报交大和南大,但可以报同济、上海理工大学

我不给你具体建议,因为这种建议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况。只给你一般性建议,相信对你会有好处:

选择专业应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义,而要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2)不要只追热门,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业前景。(3)不要一厢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4)不要就专业论专业,而要分析学校的专业竞争力。(5)不要用选学校代替择专业,而要把握专业录取办法。(6)不要看到就是宝,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思考。

选专业时要避免几个盲区,第一不要扎堆热门专业,第二要认清专业本身,要了解所选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有些什么课程,也要了解其专业未来的发展,第三,不要忽略自己的潜能,自己没有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近日公布了最新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都在5万人以上,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的毕业生规模超过10万人。

这12个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会计学。

选对专业是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不论考生是否有明确的专业倾向,都需要从了解专业入手。而考生家长为了填报志愿了解专业,与专家学者搞教学科研、做行业研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在此,提供几点建议,供大你参考:

了解专业的内涵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从这个专业目录里,考生和家长可以初步了解到,目前我国大学本科设有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大类,专业大类下是各个专业,共469个。其实考生家长所要了解的本科专业都包含在这469个里。在了解某个专业的内涵前,首先要全面了解专业大类以及各大类中有哪些专业,把握专业的整体情况,才能对所选专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在了解专业大类的基础上,考生家长还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不能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也不能道听途说。所谓专业的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上关于专业的介绍。)

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每个高校每年的招生专业从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是大不一样。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的,比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学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这些都需要考生家长心理有数。

因此,了解专业内涵,可以避免或减少想当然、望文生义填报志愿所带来的后悔与无奈。

课程设置情况

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也不尽相同,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这些高校中都会开设。考生家长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

因为不少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与中学各学科相对应,比如,擅长数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物理和数学成绩都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航空航天类里面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科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等专业;对生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医学之中的专业;喜欢文学和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文学、新闻学和外语教育等专业等等。

除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外,考生家长还要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年限,虽然大部分本科专业都是四年制,但有少数专业的学习年限有所不同,比如,医学类专业一般需要学习5-8年,了解专业的学习年限,可以在报考时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备。

专业的就业方向

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志愿时报考的的专业,可以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了第一次选择。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的适应职场生活。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转行”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必须要认真的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

值得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职业工作内容往往与专业学习内容差别很大。喜欢学习专业内容,不意味着喜欢职业工作内容。比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知识、数学知识,对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一个男同学在高中阶段擅长这几项,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自然是很得心应手。但是,如果这位同学不喜欢经常到房屋建筑工地、道桥施工地跑现场的话,那么将来他未必喜欢从事土木工程师这个职业。

填报志愿时选择考生感兴趣的专业,并明确专业的就业方向,那么,在考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毕业生就业情况

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已经成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导向。

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那么,考生和家长就要对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还要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一项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大学生签约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多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成为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十大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往往学习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成功感低,降低了进入这些专业的学生数量,就业率自然上升。

考生和家长要了解所选专业的就业情况,一般可以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几个方面着眼。

高校开设情况

选定了心仪的专业后,考生和家长还要了解哪些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是否在你省(市、区)招生等情况。另外即使是同一专业,由于各高校在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也有很大不同。 16教育网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招生改革本科合并,天天象上特邀专家解析高考志愿怎么填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招生改革本科合并,天天象上特邀专家解析高考志愿怎么填”相关推荐
高考二三本合并,志愿怎么填
高考二三本合并,志愿怎么填

2022年关于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指南及注意事项作为2022年的高考的考生,不仅要面对高考改革带来的压力,还要面对志愿填报、选择高校这样的抉择,面对着人生的十字路口,高考该如何填报志愿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2022年关于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指南及注意事项,欢迎阅读!2022年关于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指南及注意事项一、深入了解志愿政策学习政策、熟悉政策、吃透政策是填报志愿的前提。考

2024-08-24 17:40:53
高考生必看,江苏高考本二本三合并后,志愿怎么填
高考生必看,江苏高考本二本三合并后,志愿怎么填

高考生必看,2017年江苏高考本二本三合并后,志愿怎么填下面是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关于2017年江苏高考志愿填报出来的公告,考生可以看一下:志愿填报(一)考生填报志愿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应届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必须合格。2.文科类、理科类考生必修科目测试等级均须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技术科目必须合格)。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含必测和选测)还须达到院校提出的

2024-01-02 04:23:10
中考改革后、怎么填志愿?
中考改革后、怎么填志愿?

2020中考改革后、怎么填志愿?考生应按照公布的招生学校、招生类别、招生批次等填写申请表。以黔南州为例:中考成绩将于2020年7月22日公布。报名时间:2020年7月23日00时至7月27日18:00考生志愿者是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考生应按照公布的招生学校、招生类别、招生批次等填写申请表,并按照填写申请表的要求和程序填写申请表,认真校对确认。如因考生未按规定的时间、程序及

2024-10-04 14:44:41
新高考志愿填报 海南 海南省普通高考综合改革有关政策解读
新高考志愿填报 海南 海南省普通高考综合改革有关政策解读

海南高考志愿时间2023年海南高考志愿时间为:6月27日08:00-8月1日17:30高考志愿以下步骤填:打开浏览器后,考生进入海南省考试局网站,点击海南省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进入志愿填报登录界面;输入考生报考卡上的卡号、密码和验证码后,点击“登录”按钮进入系统,进入后,查看“填报志愿须知”。勾选“已阅读”复选框,点击“志愿填报”按钮,即可进入填报志愿类型选择界面。选择要填报的

2024-06-23 09:14:05
河南艺考改革2024美术解析 艺考改革新政策解读
河南艺考改革2024美术解析 艺考改革新政策解读

艺考改革新政策解读2024年艺考新政策正式实施,对考生和高校都带来了重大影响。艺考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扩大省级统考范围,稳步提高文化课要求,部分专业改为凭高考成绩录取,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选拔等。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考生该如何应对?高校又如何指导?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为考生提供全面的解读和指导。省级统考:省级统考是指由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能力

2024-01-19 21:23:54
高考填志愿什么时候改革的?
高考填志愿什么时候改革的?

高考填志愿什么时候改革的?平行志愿是高考志愿的一种新方式,2008年,教育部在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辽宁6个省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09年教育部又新增了河北、吉林、江西、福建、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宁夏10个省区进行改革试点,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进一步在全国推广。2

2024-06-27 22:41:01
高考填志愿什么时候改革的
高考填志愿什么时候改革的

新高考是哪一年开始的?新高考是2014年启动,2017年高考实行。新高考最早在浙江和上海试点,改革从2014年启动,2017年高考实行。截至2018年,已经有14个地区启动新磨亏源高考改革。新高考第一批改革试点地区是浙江和上海,2014年启动,2017年高考实行。选择建议1、选科,有哪些重要参考指标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瞎态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

2024-11-18 19:55:15
今年高考志愿又改革 考生该怎么破
今年高考志愿又改革 考生该怎么破

今年高考志愿又改革考生该怎么破关于志愿,希望以下几点可以帮到您:一、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

2024-07-03 17: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