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5 14:32:38 | 16教育网
补录,也叫征集志愿,指的是某一批次录取结束后,针对有些高校没有招满人的情况,省里公布补录的分数线,并公布缺额的学校、专业、人数,供那些还未被录取的,自愿选择是否重新填报志愿,参加补录取的做法。
1、补录是指在高考录取过程中,根据各批次学校未被录取的一些学生,由招生部门根据分数线从未填报志愿或被自动放弃录取名额的考生中,按照分数先后顺序录取进入高校的过程。
2、征集志愿是指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对于某些高校某些专业的招生计划未能满足时,高校会对符合部分最低录取线(一般是省控线)的考生进行补充录取,以填补招生缺口。
补录和征集志愿虽然都是针对未被录取的考生进行重新录取的行为,但是补录的对象一般是那些没有填报志愿或被自动放弃录取名额的考生;而征集志愿的对象则是在招生计划未能满足时,针对专业缺口进行录取的考生。
出现征集志愿的情况:
1、生源不足高校:在第一轮投档时,生源不足导致缺额,不能完成招生计划。
2、超退高校:第一轮投档时生源充足,但出现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等不符合有关要求而被退档的考生人数多于其调档比例的超额数,致使高校不能完成招生计划。比如一所大学招生计划为100人,调档比例为110%,进档的考生则有110人。在录取过程中,未满足录取条件的考生有15人,这就使该大学仅录取到95人,未完成招生计划。
3、追加计划高校:生源充足,但后期在该省(区、市)追加招生计划。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均为招生计划未录取满额的高校,因为每年高考录取的情况不同,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和专业的名单也不尽相同。
填报征集志愿注意事项
1、注意时间和地点:每批次征集志愿时间一经对社会公布,截止时间一到,各省市区的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考生将无法登录系统填报,建议考生尽早上网填报。
2、注意查看征集志愿计划信息:征集志愿的前一天晚上,省级招办会在当地招生信息网公布征集志愿计划信息;征集志愿当天,县(市)招办和多家媒体也会公布征集志愿计划信息。 16教育网
3、注意自身条件和特殊招生要求:填报征集志愿的考生,高考成绩必须达到批次线且没有被录取。有些院校征集志愿时提出了分数要求,分数不够的考生不要填报。
4、专业选择的余地非常小:征集志愿一般为平行志愿且表上均不设专业志愿,填报了征集志愿就表明考生愿意服从院校的专业安排,有较强专业倾向的考生最好慎重考虑是否填报征集志愿。
1、不是同一个概念。就行为和结果来说,补录和征集志愿的确都是高校因没有完成录取计划而进行的第二轮招生。但两者却有着基本的区别,即时间不同。征集志愿时间。征集志愿是在录取过程中进行的。
2、投档人条件:各省由于最低录取分数线上投档人数少于计划招生人数,或者虽投档满员但中间又有考生自愿放弃志愿,明确表示不会来校报到,导致招生名额不够,各招生高校于是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会公布继续招生的计划。
3、这时,所有未录取考生,即电子档案状态是未录取,包括那些自愿放弃志愿的考生,都可以填报志愿。对于那些已被高校录取却放弃然后又后悔的考生,都可以参加志愿填报,甚至是原录取院校。原录取院校依然会给这样的考生以相应的机会。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征集志愿和补录有哪些区别的相关内容。
很多同学好奇,征集志愿与补录的概念是否相同,两者间有何区别?接下来,本文将为您解答!
在志愿录取阶段,征集志愿与补录的实质基本一致,补录通常发生在录取工作完成、新生入学后,以避免使用“征集志愿”的表述。
征集志愿: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毕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公布未满额院校的招生缺额计划,未被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为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了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补录:补录是指招生过程中,由于志愿人数不足或录取后部分学生放弃入学,导致招生计划出现空缺时,学校进行的额外录取。补录需要考生重新填报志愿,通常由省招生办发布通知,告知参与补录的院校名单。
时间上的区别:征集志愿在录取过程中进行,而补录则发生在录取结束、新生入学后,针对因学生放弃入学而导致的招生名额空缺。
投档人条件的差异:征集志愿面向所有未被录取的考生,包括那些自愿放弃志愿的考生,只要电子档案状态为未录取,即可参与填报。而补录面向所有电子档案状态为未录取的自由状态考生,只要分数达到投档线,即可参与补录。放弃入学资格的考生,其电子档案处于不自由状态,不再有机会参与补录。
无论征集志愿还是补录,考生均需根据高校在当地发布的招生计划,重新填报志愿,原志愿信息作废。
以上就是补录是征集志愿的意思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