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22 02:29:29 | 16教育网
可以更改。根据 国家民委 、公安部《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
二、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确定,不能再上向追溯,更不能横向攀联。
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个人,可以申请更改、更正民族成份:
(一)年龄未满十八周岁者,父母双方的民族成份不相同;父、母要求以其中一方已被确认的民族成份为依据,更改子女民族成份的。
办理族别更改流程:
1、《族别更改申请》,必须打印,村、乡盖章,一式三份;
2、父亲 户口簿 复印件3份, 身份证 复印件3份,结婚证复印件3份;
3、母亲户口簿复印件3份,身份证复印件3份,结婚证复印件3份;
4、本人户口簿复印件3份,身份证复印件3份,未满16岁的可不要身份证;
5、民族成份申请表在 民宗局 领取,编好号后打印,村、乡盖章后交三份。
公民民族成份经确认登记后,一般不得变更。
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变更其民族成份一次。
(一)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其民族成份与直接抚养的一方不同的;
(二)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其民族成份与继父(母)的民族成份不同的;
(三)其民族成份与养父(母)的民族成份不同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
** 1、歧视不可避免,是因为东西有限,有选择,有区别对待,就是有歧视。**
** 2、歧视与逆向歧视**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反歧视的法律,比如美国就有,美国“平权运动”的宗旨是:让那些弱势群体也得到平等待遇。 16教育网
很多大学,为了不歧视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裔的学生,都出台了办法照顾他们入学。那么,这个政策的结果如何呢?是不是有了法律的规定,有了具体的办法,歧视就已经消失了呢?
还是从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观察吧。
1978年美国发生过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叫“巴基诉美国加州大学董事会案”(Regents of the U.Of California vs.Bakke)。
原告(Bakke)是个参加过越战的工程师,有志于治病救人,但年龄偏大有30多岁了。他报考的十几所大学,都因为年龄问题未录取他。
这时候他发现加州大学有一个特别条款,是专门照顾弱势群体的,在100个名额中,留了16个名额专门照顾弱势群体。
巴基觉得她年龄大,她就是属于弱势群体。于是提交申请,说请求把他当做弱势群体允许入学。实际上,他的成绩距离录取线也只少两分。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因为他是白人没所以加州大学从来没把他当做弱势群体。于是告诉他,他不能用这个条款入学。
巴基觉得受到了歧视,就把加州大学告到了法院,最后官司一直打到美国最高法院。
也就是说,加州大学明文规定要照顾弱势群体,而弱势群体不包括白人,这种条款是不是歧视呢?
原来是为了消除歧视,消除对黑人和少数族裔的歧视,却产生了新的歧视。这称为:逆向歧视。
3、不能明晃晃地亏待白人,就只能静悄悄地照顾黑人
这个案件打到美国最高法院后,法院9位法官的意见高度不一致,共发出了6份裁决书。
简单说的主导意见是:学校根据学生的种族因素予以照顾,并不违反宪法。但是实施刚性的配额制度是违法的。
意思就是说:你要照顾哪一方都可以,但不能公然地、有指标的、定量的、有配额的推行平权运动。
最后巴基得以入学。
这个判决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法官其实一直都没明白一个道理:由于只有100个名额是有限的,必然要区别对待,必然要歧视。由于资源稀缺,所以歧视是不可避免的。
4、歧视不可避免,如何歧视才是问题
在这个案件中,由于入学名额是稀缺的,那么必然要选择学生,有选择就有歧视,所以歧视是不可避免的。
站在平权运动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没有资格说自己是中立的。只要有立场,就有偏颇,就是有歧视。
歧视既然无法避免,那就要转到另外两个问题:一是谁有权进行歧视?二是谁来承担歧视的后果?
因为是学校招生,所有学校有权来制定标准,并承担后果。当然,学生毕业后的用人单位,也就是这项后果的承担人,也有权知道。
“歧视”的本质含义,并不是看不起瞧不上的意思,并不是恶意地给某一方不公平的对待。
“歧视”一词,其实是中性的。
这是一个复杂的案件,有兴趣还可以再去找资料研究下。
在这个案件中,其实大多数人都会忘记的一点就是:
稀缺必然导致歧视。
带着这个观点去思考,不仅要考虑到选择,考虑到歧视,还可以去想想“歧视”的方面,也就是“公平”和“平等”的问题。
世界上肯定有公平存在,我们也要追求公平。
但是,公平和平等就是那么简单吗?
如果连歧视都是不可避免的话,那又如何理解公平和平等呢?
就拿国内高考来说,对于少数民族的考生又加分政策,这是对其他考生的歧视吗?
至少在政策的出发点上来说,是为了追求结果的公平。因为民资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落后一些,所以降分录取。
那么,这种选择,对于非少数民族的考生,是不是又是一种逆向的歧视呢?
这要放在大的环境中去考量,这至少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政策。
也充分说明了:
凡有选择,必有歧视。
以上就是关于高考加分政策,利弊分别有哪些?是否合理?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