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院校

一五计划有哪些成就?

发布时间:2024-10-24 09:37:06 | 16教育网

一五计划有哪些成就?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一五计划有哪些成就?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一五计划有哪些成就?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

“一五”计划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二是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将其分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一五”计划的实施:

1、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工业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确立并实施了大规模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2、“一五”计划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二是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将其分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3、在“一五”计划的实施中,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重型机器、无缝钢管、塑料、无线电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

4、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等基础设施大规模展开。工业基地合理布局,遍布东北、华北、西北和沿海地区。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一五”计划的完成:

“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也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并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一五计划有哪些成就?

一五计划有哪些成就?

一五计划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基础建设的加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开始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和骨干企业,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特别是在重工业领域,钢铁、煤炭、电力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工业化进野镇散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生产的增长。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增长。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粮食产量大幅增加,有效保障了人民的粮食安全。
三、颂氏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建设加快,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人民生活的改善。一五计划期间,随着经济旅此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得到了发展,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一五计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大规模的建设和投资,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后续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生活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五计划有哪些成就?

一五计划有哪些成就?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一五计划有哪些成就?的相关内容。

一五计划有六个方面的成就

  1. 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获得较大的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比1952年增长25%;粮食产量1957年达到3900亿斤,比1952年增长19%;棉花产量为3280万担,比1952年增长25.8%;1957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6.745万亩,完成原定计划101%。五年内全国新增灌溉面积21.810万亩,相当于1952年全部灌溉面积的69%。

  2. 交通运输: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五年内,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共约一万公里。鹰厦铁路、宝成铁路、武汉长江大桥,都先后建成。到195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3. 工业发展: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原定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实际达到18%;1957年手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83%,平均每年增长12.8%。

  4. 基本建设:五年内全国完成投资总额为550亿元,其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部门的基本投资总额为493亿元,五年新增加固定资产460亿元,五年内施工的工矿建设项目达一万多个,到1957年底,建成全部投入生产的有428个,部分投入生产的有109个。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

  5. 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的优势。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l%以下。

  6. 民生改善: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1957年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文教、卫生、科学、艺术事业也有很大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7. 一五计划的含义: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8. 五年计划的含义:五年计划,后改称五年规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纲要,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16教育网

以上就是一五计划有哪些成就?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一五计划有哪些成就?”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