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24 13:26:48 | 16教育网
如果还能修改的话,赶紧修改。实在不行的话,联系调剂院校或管理研招网的相关部门。
专业调剂也称专业服从是指招生学校在录取时对某些专业录取满额,将剩余考生向有空额的专业调拨。对于考生而言,是否在所报专业已录满额情况下,愿意被调剂到其他专业。
“服从专业调剂”扩大了考生本人的录取机会。当考生档案调入某大学后,由于名额所限未被所报专业录取时,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高校提档之后一般情况下不会退档。 16教育网
调剂专业注意:
调剂的要求是初试成绩符合全国初试成绩基本分数要求(必须单科和总分过线),但在原报考单位没有复试资格,可以申请调剂。调剂复试的具体要求均以初试结束后教育部发出的当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通知的规定为准。
大家对于调剂的态度真的是很复杂,一开始非985、211不调,后来就是跪求学校录取。不管什么学校,能录取就行,这也侧面说明调剂的热门。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专业调剂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学里可以调专业吗?容易调吗?的相关内容。
可以转专业,但是不能立马转专业,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不能转专业。
大学转专业并不容易,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进入大学后符合条件的可根据自己情况转专业,一般是在大一结束后才能提出申请,但有些较为严格的学校是很难通过,所以一般成绩要求靠前。
转专业的条件如下:
(1)学生确有专长,本人申请,由所在专业推荐,经转入专业考核证实,转入该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2)学生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 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3)学校认为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但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本科三年级及其以上或专科二年级及其以上者,自费转入公费者,无正当理由者,均不得转专业。
大学生在转专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入学时在初选专业的盲目性。部分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并非出于“己愿”,而是迫于高考的成绩或各种就业压力,没有更多的思考自己喜欢什么专业,适合什么专业。对于专业的特点和前景缺少了解,更没有思考过如何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选择专业时大都听从老师或父母家长的安排,很少有自己的主见。
2、专业意识淡薄使转专业不尽合理。转专业大多发生在大一下学期,此时大学生们还停留在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上,很少能够接触到本专业的相关课程,专业意识尚未形成。在这种识下,学生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认为本专业“无用”的情绪。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进而形成专业厌倦情绪并最终产生转专业倾向。另一方面学校在大学生的专业意识的培养做的不够,使得学生尽管意识到要将专业知识同兴趣、社会发展相结合,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平台而没有实践的机会。
3、专业学习的不适应。高校大学生在入学后对录取专业的适应性较差,或者存在兴趣发生变化和偏移,还有受胜利条件制约和学习费用的限制等,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的学生不能完成学业。
4、各学院之间科研和教学水平差异的负面影响。由于大学各学院所处的科研环境与教学水平的差异,学生往往会忽视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动力,片面的追求重点学科。从而在转专业时偏好学校重点学科专业,而在转专业后,又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该专业或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转专业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浙江大学调剂有什么要求?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