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在哪里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具体地址包含多个校区:高新校区/主校区在渭南市高新区胜利大街西段科教园区,邮编为714026;朝阳校区则位于渭南市临渭区杜化路4号。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是由陕西省主管的一所全日制公办专科学校,创建于2004年,前身包括陕西省
中医学校、陕西省大荔师范学校、陕西省蒲城师范学校、陕西省渭南农业学校等四所学校。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05年的“同州实业中学堂”,是渭南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不仅注重教育教学质量,还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倡导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学院秉承“明德、笃行、精技、强能”的校训,坚持“顶天立地、内外兼修”的办学理念,以“遵循规律、文化引领、改革创新、开放融合”的办学思想,以及“面向职业办学、贴近产业办学、瞄准就业办学、政校行企联动办学”的办学思路,践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服务行业、企业、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服务”办学宗旨。学院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包括学历提升和职业技能培训,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
在社会服务方面,学院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多角度、多模式、多举措开展帮扶工作。学院积极支持大荔县南黄村、澄城县以及藏区的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帮扶项目,促进县域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学院连续被评为全省高校“双百工程”先进单位,并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援藏工作部署,主动对接阿里地区,为藏区培养乡村医生和幼教师资。

阎德馨出生于哪里
阎德馨
阎德馨(1919—1987),现代国画家,陕西省大荔县人,曾为中国
美术家协会陕西省分会会员、西安市中山书画研究会导师。擅长花鸟、家禽、游鱼、荷塘、喜梅,松竹。作品多取材于农村田园生活,画风洒脱俊逸,代表画作《锦鳞起舞》《紫藤双鸭》《轻翔曼舞》《白梅喜鹊》《玉米双雀》《松》《竹》。逝世后,经画界人士吁请,家人精选遗作集结成《阎德馨画集》,于2003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文名:阎德馨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省大荔县
出生日期:1919年12月29日
逝世日期:1987年5月29日
职业:国画家
毕业院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
主要成就:松竹、花鸟、喜梅
代表作品:《紫藤双鸭》《轻翔曼舞》《白梅喜鹊》《玉米双雀》《竹雀》等
人物简介
阎德馨,男,汉族,陕西省大荔县仓头村人。自幼喜爱
绘画,1944年考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学习。1948年毕业,先后在商州(今商洛市)师范、同州(今大荔县)师范、渭南师范、固市中学等学校任教。教学之余,潜研绘事,擅长花鸟、藤鸭、雏鸡、游鱼、荷塘、喜梅、松竹。作品多取材于农村田园生活,师法自然,取其趣,重神韵。画风洒脱俊逸,清新静雅,代表画作《紫藤双鸭》《桃花双雉》《轻翔曼舞》《白梅喜鹊》《玉米双雀》《松》《竹雀》,作品多次参加陕西美展。1980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省分会会员,1985年被聘为西安市中山书画院研究会导师。1981年退休还家,晚年更是勤奋不辍,画艺日渐精进,常与好友李世南、郑乃_、方济众切磋画技,互赠画作。
代表作品
《紫藤双鸭》《桃花双雉》《轻翔曼舞》《白梅喜鹊》《玉米双雀》《松》《竹雀》。
个人荣誉
1958年作品《早晨》、1959年作品《放鸭姑娘》获陕西省美展一等奖。1984年10月,国画《雨润笋生香》在陕西省首届教师美术、书法作品展览中参加展出,国画《锦鳞起舞》获陕西省职工美术、书画、
摄影作品展览一等奖。1987年5月《秋色》《桃花双雉》在渭南市首届老年书画篆刻展览中展出。1989年10月《白梅喜鹊》《轻翔曼舞》在渭南市第二届老年书画展中展出。80年代,应《中国烹任》杂志编辑之邀为刊物作画,发表作品数十幅,其中部分画作被日本、台湾、国外、境外友人收藏。1996年其花鸟禽鱼画作入选海峡两岸书画名人精品邀请展。2003年,精选遗作集结成《阎德馨画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并被
西安美术学院图书馆收藏,作为美术专业工具书籍,成为学生临摹的教材。
艺术特色
阎德馨画作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章法布局、用墨着色,自然精当。所画鹊鸟、雏鸡、藤鸭、游鱼皆取其趣,重神韵;所作松、竹、菊洒脱俊逸,既师法自然又立意创新。
社会评价
阎德馨,著名国画家,是渭南地区美术界德高望重的元老,被誉为“关中三阎”之一。(“三阎”是指20世纪60年代,渭南地区
美术教育界具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固市中学的阎德馨,大荔师范学校的阎爽飞和华县少华中学的阎新立)。
高山景行怀故人
—追忆国画家阎德馨先生
马树友
“他作画的题材极其广泛,大都离不开农村小景、花鸟鱼虫。不管是册页手卷、还是鸿篇巨制,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和他扎根农村数十年、生活积淀丰厚有关。”
“他最讲究师法自然。课余之暇,不管是风和日丽、风朝雨夕,总是挎着画板,徜徉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豆棚瓜架、菜圃果园、芦苇水荡、荷塘鱼池。详察群鸭戏水、飞鸟游鱼,坐观牵牛爬墙、紫藤绕树、丝瓜垂绿、雏鸡觅食他都用熟练的线条捕捉瞬间的动态,勾画出流利生动的速写草图。有时他会伫立在房前屋后,仰观白云卷舒、飞鸟凌空,俯察野草闲花、草虫低吟;甚至房上鸽群、檐前雀斗无一不是他勾画的对象、描摹的素材。大大地拓宽了生活的领域,丰富了创作的内涵。”
作品赏析

大荔县职业教育中心2021年有哪些专业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荔县职业教育中心2021年有哪些专业的相关内容。
职业
学校
是很多学生毕业后的选择,近期很多学校都开始
招生
了。下面
给大家收集了
大荔县职业教育中心
招生专业名单,供参考。
大荔县职业教育中心专业名单:
电子技术、果蔬花卉生产技术、
计算机
应用、民族音乐与舞蹈。
大荔县职业教育中心电子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技术专业是根据电子学的原理,运用电子器件设计和制造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
信息电子技术包括 Analog (模拟) 电子技术和Digital (数字) 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是对电子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信号的发生、放大、滤波、转换。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
16教育网
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
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就业前景: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一部分考入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学习,一部分去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其他在社会就业,就业的渠道主要有:网络软件的开发与设计,网络设备的研发,电子信息产品的设计,通信网络的维护与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等。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大荔县职业教育中心简介
大荔县职业教育中心位于大荔县许庄镇西大街,学校占地面积45亩,
建筑
面积近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97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
2004年12月我校顺利通过
陕西
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验收,更名为大荔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先后于1998年和2003年荣获“陕西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市、县“文明校园”、“平安校园”、 “养成示范校”等。1999年下半年,我校开始成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
大荔县职业教育中心始终坚持“面向学生、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发展方向,秉承“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教理念,拼搏进取,锐意改革,在办学体制上求突破,于专业设置上做调整,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培养了一大批有素养、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适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截止目前,累计培养各类技术人才1万3千余名,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构建了以学生处、班主任为主,教务处、授课教师、家长配合的“五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修订、完善了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确立了以政教处为主、教务处、家长、教师为辅的全方位、立体化育人模式,在校内形成了学生教育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仅2014年、2015年两年参加相关考试的89名学生,升学率为100%,其中有81人考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荔县职业教育中心的相关专业情况,学生如果对学校和专业满意,在明年中考之后可以选择报读大荔县职业教育中心。小编在这里祝愿各位学子找到一所满意的学校。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在哪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
www.ts16z.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