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强基计划怎么选择大学和专业?相关的问题,今天,16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1. 强基计划36所参与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
北京大学招生专业:
- 数学类
-
物理学类
-
化学类
- 力学类
-
生物科学类
-
历史学类
-
考古学
-
哲学类
- 中国语言文学类(
古文字学方向)
-
基础医学(八年制)
北京大学将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更优化的培养模式,对综合素质全面或基础学科拔尖的青年学生实施全过程培养。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共有21个一级学科获评“A+”,居全国高校之首。2020年北大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均为学科评估“A+”,学校拥有国内最强的基础学科实力、最优秀的羡茄师资队伍和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制,具有辉煌的历史和丰富的育人经验。
2.
清华大学招生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物理学
- 化学
- 生物科学
- 信闹橘息与计算科学
-
数理基础科学
-
化学生物学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液派团学方向)
- 历史学类
- 哲学类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化学、生物为A+;数学、物理学为A;文学、历史学、哲学为B+。

强基计划怎么选择大学和专业?
在选择参与强基计划的大学和专业时,应当综合考虑个人兴趣、未来职业规划以及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响应。以下是对选择强基计划学校和专业的几个考量点的改写和润色:
1. **确认个人志向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您是否怀揣理想,有志于服务国家,对芯片、软件、智能制造等领域或人文社科有浓厚兴趣,并渴望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
2. **考虑职业发展路径**:您是否已经规划好了未来职业方向,并希望进入如高端芯片、软件、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或是国家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行业?
3. **评估自身学术潜力**:您是否在高中阶段就展现出了对特定学科如数学、物理等的强烈兴趣和卓越才能,这些学科正是强基计划的基础学科方向?
4. **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您是否对未知充满好奇,并具备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愿意投身科学前沿领域的探索?
5. **面对选择时的决策能力**:您是否准备好面对高考志愿填报时可能遇到的纠结,包括选择批次、学校和专业,并愿意为强基计划校考付出努力?
6. **长期在一所大学学习的决心**:您是否愿意在同一所大学完成本科至博士的学业,并认同其历史传统和文化?
7. **专业选择的限制性**:您是否了解并接受强基计划通常不允许转专业的规定,并非作为进入名校其他专业的过渡?
8. **学习态度和抗压能力**:您是否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坚定的学习态度,以及面对学术和科研挑战时的积极心态和抗压能力?
9. **接受严格的考核机制**:您是否认可强基计划的淘汰机制,能够在竞争中保持优势,若未能继续通过考核,也能接受退出并完成普通专业的学习?
10. **奉献精神和使命感**:您是否愿意并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与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致力于在祖国需要的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如果您的答案大部分为“是”,那么报考强基计划可能是一个适合您的选择。如果您的答案为8至9个“是”,建议您深入了解更多关于强基计划的信息。若答案少于8个“是”,那么您可能更适合准备高考并考虑其他类型的报考选择。

强基计划报名流程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报名流程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一般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进入报名系统网页,以考生本人信息,登录或注册“学信网”账号。请于4月28日前完成报名。进入报名系统,阅读首页须知后,点击“开始报名”。核对“报名基本信息”页面显示信息。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还需勾选选考科目。2强基计划怎么填报志愿
1.选择“专业计划填报”阅读“报名须知”,等待15秒钟,即可进入下一步。
2.报名条件选择报名条件“高考成绩优异”,并点击“下一步”。
3.破格信息学校无破格入围,请直接点击“下一步”。
4.填写附加信息学校无附加信息,请直接点击“下一步”。
5.专业志愿填报点击“添加”。考生只可选择一个专业组,填报该专业组内招生专业,文科专业组可填报一至两个专业,理科专业组可填报一至三个专业,并填报是否服从调剂。正式提交前,考生可对专业志愿进行排序、修改或删除。
6.确认志愿表请仔细核对志愿信息。一旦确认专业志愿将不能更改;如需更改只能在报名时间段内取消报名后重新报名。
7.下载志愿表
8.上传志愿表志愿表经考生本人签字后,上传志愿表签字版JPG图片(pdf无法上传),保存。
9.专业志愿填报完成
16教育网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
www.ts16z.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