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院校

为什么建立抗日军政大学?

发布时间:2024-11-17 17:25:46 | 16教育网

为什么建立抗日军政大学?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16教育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建立抗日军政大学?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学校历史

为适应 抗日战争 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于1936年6月1日在 陕北 瓦窑堡成立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校址迁至延安,改名抗日军政大学。 毛泽东 任教育委员会主席, 林彪 任校长。学员主要来源于从部队抽调的干部,并招收一些知识青年,学习政治、军事、历史、民运、统战等课程。毛泽东为该校题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1938年12月,晋东南和 晋察冀根据地 分别成立抗大分校。1939年,总校迁往华北 敌后根据地 ,并先后在延安、淮北、 苏北 、晋绥、淮南、苏中、鄂豫皖等根据地建立分校。至1945年总校和12个分校共培养20余万名革命干部。抗战胜利后,抗日军政大学改名为军事政治大学。

为什么建立抗日军政大学?

为什么建立抗日军政大学?

抗日军政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1936年经过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我们的红军缺乏的不仅是士兵,更重要的是缺乏德才兼备文武全才的革命干部,建立抗日军政大学是政治需要,也是军事需要,就这么简单,复杂了我也不会说·····我不会扯那么多

为什么建立抗日军政大学?

抗日大学什么学校?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抗日大学什么学校?的相关内容。

抗大是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人民军队 的最高军事学府。 16教育网

从1936年6月创建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9年间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坚决贯彻党中央制定的 教育方针 ,培养出10多万军事和政治干部,为取得 抗日战争 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大的历史。

抗大的前身是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的 中央红军 学校,1933年扩建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4年随中央 红军长征 ,改称“干部团”。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 陕北 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

根据紧迫的形势和即将面临的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新任务,1936年2月,中央红军干部团和陕甘宁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合并,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成立红军干部学校。不久,在红军干部学校基础上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春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共产党员新闻网——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以上就是16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为什么建立抗日军政大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为什么建立抗日军政大学?”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