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7 06:26:38 | 16教育网
外语类保送生政策如下:
1、名额减少
2018年全国外国语学校共推荐保送生1830人,已经比2017年整体减少197人;2019年各省外国语学校推荐的保送生人数相比2018年减少203人。这就意味着2020年的外语类保送生资格名额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外语类保送生竞争更加激烈。
2、面试权重增加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高校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来看,2020年外语类保送生考核将更加注重面试,例如清华大学总分为400分的综合成绩中,面试权重从60分増至110分,占比由15提升到27.5%,其他高校对外语类保送生面试权重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3、保送专业向非通用语种倾斜
2020年,随着有关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名额的逐步减少,高校要安排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招收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并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所需非通用语种专业倾斜,“一带一路”小语种成为热点。
小语种具体包含的语言:
一类是欧洲语系,主要包括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捷克语、荷兰语、瑞典语、波兰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阿尔巴尼亚语、塞尔维亚语等。
另一类是亚非语系,主要包括日语、朝鲜语、蒙古语、越南语、缅甸语、泰国语、老挝语、马来语、菲律宾语、柬埔寨语、阿拉伯语、印度尼西亚语、乌尔都语、豪萨语、波斯语、普什图语、斯瓦希里语、僧伽罗语等。
在这些小语种专业中,常年招生的有十多个,其他语种要隔年或数年才招一次。总体来说,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越南语等都是当下热门语言。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第二学士不再招生是怎么回事 原因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从本月起,我国学位授予单位不再招收第二学士学位生,为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相关高校院所可设置辅修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联合学士学位,今后对于获得多个学士学位的学生都只发一个证书,证书中将注明各类学位情况。
本次出台的新办法规定,学士学位授权分为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和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授权。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士学位授权按属地原则由省(区、市)学位委员会负责审批。军队院校的学士学位授权由军队学位委员会负责审批。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原则上应在招收首批本科生的当年,向省级学位委员会提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申请。
为分类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办法提出设置辅修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联合学士学位三种学士学位类型:
对于全日制学生在本校自主选择读多个学位的,可以采取辅修学士学位方式,对没有取得主修学士学位的不得授予辅修学士学位。
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可在本校全日制本科学生中设立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项目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所依托的学科专业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且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项目须由专家进行论证,应有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学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同意,并报省级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后,通过高考招收学生。本科毕业并达到学士学位要求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
对于校际正式开展的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可以采取联合学士学位方式。联合培养项目所依托的专业应是联合培养单位具有学士学位授权的专业,通过高考招收学生并予以说明。学位证书由本科生招生入学时学籍所在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颁发。
办法还提出,为确保学位证书的权威性,对于获得多个学士学位的都只发一个证书,所获各类学位情况在证书上予以注明。
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学位授予单位不再招收第二学士学位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解释,第二学士学位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非常薄弱的情况,以及我国人才结构实际,根据国家建设需要,提出的一种应急性人才培养渠道。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对于弥补研究生教育不足而设立的第二学士学位,已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为此,文件提出不再招收第二学士学位生。
“为做好工作衔接,保证平稳过渡,将设置三年过渡期。在过渡期间,各高校应主动实现现有政策与办法规定之间的有序过渡,切实维护学生利益。”该负责人表示,过渡期期间,高校按原有政策执行,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按《办法》执行;过渡期结束后,2022年所有高校按《办法》执行。
另外,新办法还要求省级学位委员会建立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质量的评估制度和抽查制度。加强对学士学位的质量监督。
以上就是第二学士不再招生是怎么回事 原因是什么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