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3 16:47:56 | 16教育网
山东好的二本大学主要有泰山医学院、鲁东大学、聊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临沂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山东交通学院、潍坊医学院、济宁医学院、滨州学院等。
1、泰山医学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大学,也是山东省医学科学研究机构,是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山东特色名校工程立项建设单位。截至2020年4月,校(院)在济南、泰安设有校区,在济南、青岛、济宁等地建有研究机构。
学校总占地面积6000余亩;设有32个教学机构,5个科研机构和5个教辅机构;拥有45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共6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全日制学生24000余人。
2、鲁东大学
鲁东大学坐落在山东省烟台市,是一所以文理工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成为省内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两所大学之一 ,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评价鲁东大学“人杰校灵”。2017年,学校成为山东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
3、聊城大学
聊城大学,简称“聊大”,坐落在山东省聊城市,是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北极大学联盟成员单位,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
4、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为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山东二本学院排名如下:
青岛农业大学:全国第194名;烟台大学:全国第207名;山东中医药大学:全国第224名;聊城大学:全国第250名;鲁东大学:全国第250名。
临沂大学:全国第287名;潍坊医学院:全国第323名;山东交通学院:全国第334名;滨州医学院:全国第346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全国第353名。
拓展资料:青岛农业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QingdaoAgricultural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农业大学是“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项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单位,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青岛农业大学肇始于1951年创立的莱阳农业学校;1958年,莱阳农学院设立,开展本科教育;1963年,改为莱阳农业学校,开展中专教育。
1976年,改为莱阳农业大学;1978年,恢复莱阳农学院和本科教育;2007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2017年,学校成为山东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3年4月,青岛农业大学建有城阳、平度、莱阳、蓝谷四个校区和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总占地面积522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约6.07亿元。
青岛农业大学设有25个教学院部,开设85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山东省二本公办大学排名的相关内容。
山东省二本公办大学排名介绍如下:16教育网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潍坊医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
济宁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重点高校,是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学校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
截至2022年3月,校园总占地2039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教职医护员工3900余人。设有17个教学机构、5个科研机构、4个教辅机构,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1所教学医院。
拥有35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理、文、工、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山东中医药大学简介:
一、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月,现有博士生导师236人,其中兼职导师85人,硕士生导师1019人,其中兼职导师490名。荣获“国医大师”荣誉称号4人,“全国名中医”5人,“岐黄学者”5人,“青年岐黄学者”6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
二、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学校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类别、1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拥有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1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高峰计划”,2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临床医学学科跨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
三、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有10家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7家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