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中国古代如何防止“高考移民”?

2025-04-12 09:20:20 | 16教育网

中国古代如何防止“高考移民”?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16教育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古代如何防止“高考移民”?

中国古代如何防止“高考移民”?

古代的科举考试其实是非常严格的, 这个严格并不是在考试成绩上,而是在考试方式上

跟现在的高考直接考试不同, 古代的科举考试要经历好几场考试才可以最终决定名次 。而那些参加考试的学子们, 因为受到考试制度的限制,即便是从小在京城生长,家里有当大官的长辈,也不能避免他们回到祖籍参加初级考试的命运。

古代的科举考试一般都是要经过乡试、会试、殿试这三级考试的。乡试是最基础的考试,简单来说, 乡试就是以省为单位来筛选人才的,只有参加了乡试并且通过了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下一次的考试 。通过乡试的人一般被称为举人。

会试是在乡试之后第二年进行的全国性举人大考,所有通过乡试的人聚集在一起,参加国家统一举办的考试。 通过会试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殿试。

殿试顾名思义,是皇帝亲自监考,或者说皇帝亲自出题,有点像面试的感觉。殿试考完之后所颁布的上榜名单才是最后的成绩。因此要想在古代参加“高考”,唯一的途径只能是先回到老家准备参加乡试,一步一步拿到名额才能见到皇帝,夺得最后的成功。

虽然古代的高考考试方式非常的严格,但是他们的题目可操作性太强了,很多人花费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考得上举人。而且就算是幸运一点参加了殿试,还有 可能因为长得丑皇帝看了厌恶,或者是名字不好听而直接被贬为平民的。

中国古代如何防止“高考移民”?

古代的“异地高考”:白居易曾跑到安徽参加科考

有些高考生不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高考,而是到另一个地域去高考,被称为异地高考。当今的异地高考,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城市新移民的子女升学障碍;另一方面还指向高考录取公平问题,因为异地高考可能会有低分录取的优势。

其实,异地高考并非当今的产物,幅员辽阔的中国在古代就有了“异地高考”。

从隋唐起,以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给了平民更多上升的机会。然而,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首都即京兆府(长安)录取的名额大大高于其他地区。

在唐代,国家级考试不分地区录取;地方考试按州的大小选拔考生,一般州的名额为两三人,而长安每次都多达数十人,甚至有时超过百人。这在柳宗元的《送辛生下第序略》可见:“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

宋代也有录取名额严重失衡的问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写给皇帝的信中说:“东南州进士取解者,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两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

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而所解至十余人,是十人取一人。”意思是录取率低的州100:1,录取率高的州10:1。比例之悬殊,令人惊诧。

在录取比例悬殊的地域中,京城一直扮演着“低分洼地”的角色。以嘉佑五年(1060年)为例,首都开封府的解额(通过地方考试选拔参加国家考试考生的名额叫“解额”)是266人,而陕西只有123人,广东只有84人;而且,国子监108人的解额,并不算在开封府内。

国子监加开封府的考生,在国考中登科的人数,占到全部考生的一半左右。

在清代,顺天府(北京)的举人名额也一直是全国最高的,同治元年(1862年)顺天府的名额是185人,文化大省浙江只有152人,广东省为102人。

京城的录取名额,超过任何一个大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科举制终结。

正因为如此,有些考生就动起了异地考试的脑筋,冒天下之大不韪,到录取名额多的地方参加考试,以增加录取的机会,从而走上仕途改变人生命运。

但是,古代参加异地考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唐代,法律规定,参加科举考试的所有考生,必须要在本人户口所在地报考。 16教育网

因此,异地考试只能“暗箱操作”,不被他人所知道。如中唐着名乐天派诗人白居易就是异地考试的一员。白居易的祖籍在陕西,后来迁到陕西省渭南县下邦镇。

按道理,白居易参加考试应在渭南县,但是却在安徽宣城参加考试。为何白居易要冒犯法的风险?因为安徽的录取率要比陕西高。

在古代,也有违规异地高考不用受处罚者,用现在眼光来看,大概可以算作“开后门”。唐代大诗人王维籍贯在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而他却在录取率最高的京兆府参加科举考试。

原因是他具有弹琵琶才艺,在一次偶然展现才艺的时候,令某公主陶醉。公主出面疏通关系,终于使王维能够如愿以偿“光明正大”地参加异地考试。

关于古代“高考”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关于古代“高考”的相关内容。

民间传说是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
故事大全我为大家带来一篇关于古代“高考”:
古代乡试即为“高考”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乡试也称多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
乡试为全国性考试,也是科举的第一级考试,全省考生统一集中到省里考试,因此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要想参加这个古代“高考”,比现代难度大多了。就明清规定而言,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乡试的,首先得通过小试,即俗称的童子试,成为秀才后才有可能。秀才还要通过岁试、科试,才有资格参加乡试,科试在乡试之前举行,可以看成是乡试的预考。通过科试的秀才被允许参加古代的“高考”乡试。如果科试没有通过,则叫“落海”,落海者尚有一次补考的机会,称为“考遗才”。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便可以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了。因为会试的考场设在京城,故有“进京赶考”一说。通过会试的考生,称为“贡士”,获得参加最后、也是最高级考试廷试的资格。
古代“高考”时间是哪几天
乡试在南宋赵构(高宗)当皇帝以前,全国并没有统一时间,多安排在当年秋季,南方少数省份则安排在六七月份举行。时间不统一,给考生异地冒名顶替、再考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了堵封漏洞,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赵构诏定了全国统一考试时间:阴历八月初一统一锁院,禁止随意出入考场;阴历八月十五统一开考。从此,科举考试有了全国统一考试时间,这也是现代高考时间“全国统一”的源头。
元代头场日期比南宋提前了3天:一、二、三场的开考日期分别是阴历八月的十二、二十二、二十六。明清两代头场开考时间又比元代提前3天,一、二、三场的开考日期分别是阴历八月初九、十二、十五。因为乡试固定在秋季举行,故又称“秋闱”,预考多安排在当年的二三月份。
考三场持续九天七夜
江南乡试多在秋季举行,即“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
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第二场考的则是官场应用文,分上下往来的公文和根据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两种,第三场考策问,涉及的是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
科考在当时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为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开考后号舍就会上锁,其间无论发生什么事,即便是发生火灾烧死考生也不能开锁。当时的号舍一律南向成排,长的有近百间,短的也有五六十间,巷口门头大书某字号;备置号灯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间行路,白天饮水之用。考试期间伙食由考生自备。因为乡试时间较长,加上天气闷热,饭菜很快就会变质,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带干粮充饥。
经常有考生意外死亡
号舍左右两壁砖墙在离地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白天考试,上层木板代替桌案,下层木板为坐凳,供考生坐着答题,夜晚取出上层木板并入下层,用来当睡觉的床。但因号舍长度只有四尺(相当于1。33米),人睡下去连腿都无法伸直。而且号舍没有门,考生需自备油布作门帘以防风雨。
在考试的九天七夜里,考生答题和食宿全在号舍里。在每排号舍的尽头有一间粪号,谁去上厕所不能说话,只能用牌子来表示,牌子正反两面都有字,一面写着“入静”,另一面写着“出恭”,现在还有不少老年人以“出恭”指上厕所,就是由科举而来。
由于秋闱时天气非常炎热,考生们吃住全在狭小的号舍里,因此,经常有考生因中暑生病、食物中毒导致意外死亡,还有的则是被藏在号舍屋檐等处的毒蛇咬死。
考生作弊防不胜防
为防考生在食物中夹带作弊答案,在进考场时,卫兵会用刀将糕点全部切成一寸见方。最后一道叫龙门,如果最后查出夹带违禁品,则前面两道门的兵丁都要被治罪。而违禁的考生则将被革除一生的功名,即一辈子不可以再做官,还要被捆绑在贡院门前的木柱上示众两个月。但由于科考事关仕途官运,作弊就成了科考挥之不去的阴影。
江南贡院发现过飞鸽传书,当时有考生家里训练了只鸽子,鸽子晚上就飞进考生的号舍,考生把考题写得很小,拴到鸽子腿上带回,家里请了答卷高手,然后让鸽子再送进考场。家人为了提醒考生不要抄漏了,就在正面的下方注了“背面还有”几个小字,哪知这位老兄竟也照抄不误,结果被考官发现。
最年长的考生为103岁
读过《儒林外史》的人,应该都会对“范进中举”印象深刻。其实,古代由于对士子参加考试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政策,无论什么年龄层的都可以报考。但因考试所涉“四书五经”等海量诗书典章,因此,能通过预试到江南贡院进入乡试的,极少有“神童”,相反“范进们”倒是常见的。在江南贡院的考生中,曾有年龄最大的考生是广东103岁的陆云丛。而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朝的尹枢,“应试时年已七十有余”。
读完本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你对民间故事很感兴趣,欢迎收藏并订阅
古代高考

以上就是16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中国古代如何防止“高考移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中国古代如何防止“高考移民”?”相关推荐
我不会为人处世,在工作中宿舍里生活中,如何防止别人一起玩,不理我,欺负我,如何防止?
我不会为人处世,在工作中宿舍里生活中,如何防止别人一起玩,不理我,欺负我,如何防止?

211大学宿舍条件一览表211大学宿舍条件一览表211大学宿舍条件一览表,选择一所大学我们除了看重学校的综合实力以外,往往我们还会比较关注学校的地理位置、住宿条件、食堂等等,毕竟衣食住行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看看211大学宿舍条件一览表。211大学宿舍条件一览表1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中国最高的学府之一,近代以来高等教育的奠基者。这里有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基础设施齐

2024-04-10 15:36:10
2024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在内蒙古招生计划情况如何
2024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在内蒙古招生计划情况如何

一、2024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在内蒙古招生计划招生省份招生年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学费学制内蒙古2024理科本科提前A外交学专业类别:军事(指挥)类,招男生,体检标准:通用标准合格。军事外交2-/4内蒙古2024理科本科提前A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类别:军事(指挥)类,招男生,体检标准:通用标准合格。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2-/4内蒙古2024理科本科提前A数学类专业类别:军事(非指挥

2024-06-29 14:22:05
报志愿如何防止滑档与退档?
报志愿如何防止滑档与退档?

关于陕西高考平行志愿abcd求助如果是以前的普通志愿报考方式,招生院校非常看重第一志愿,第一志愿是非常重要的。平行志愿不等于各个志愿没有先后次序、没有第一志愿,但平行志愿与以前的志愿不同的是,只有考生和招生办知道你的志愿顺序,招生院校是不知道的,因此原来只招收第一志愿的大学就无从知道报考它的考生是第几志愿报考的它,因此是不是第一志愿就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从而,第一志愿还是很值得冒险的,但在这

2024-11-26 16:53:55
如何防止被调剂到冷门专业
如何防止被调剂到冷门专业

如何防止被调剂到冷门专业防止被调剂到冷门专业,可以采取多种策略。首先,选择优质的高考志愿是基础,这能从根本上避免被调剂到冷门专业。在志愿填报时,应将热门专业作为第一志愿,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被调剂的风险。其次,选择专业时,应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前景进行综合考量,这样能够有效降低被调剂到冷门专业的可能性。再次,高考志愿填报时,可以参考近几年的录取情况以及利用历年大数据智能分析网站,选择相对容易录

2024-12-12 05:54:44
如何看待高考移民考生取消报名资格
如何看待高考移民考生取消报名资格

如何看待高考移民考生取消报名资格搬起石头没有砸开成功的大门,最终砸了自己的脚——成功里面没有捷径。我们常说时代造英雄,其实英雄也影响着他所在的时代,但大家常常忽略后者,容易产生英雄大多是因为运气,生了个好时候才成为英雄的,其实还有英雄自己本身的因素。高考移民不是新鲜事儿,但凡参加过考试都听说个,某一届某某某把学籍转到哪儿,本来就是三本线的水平最后上了一本什么的,这种传言从我们上学那会就不

2024-09-29 11:45:09
高考考砸了,去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如何?
高考考砸了,去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如何?

高考考砸了,去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如何?可以的,个人喜欢。在消防部队改制之前,我们都晓得消防员实行的是兵役制。假如你想当上消防军官,那就需求先考军校,军校毕业后才干成为消防军官。而消防部队改制后,想要当上消防干部,那就不能考军校了,由于如今的消防员曾经不实行兵役制了。就在消防部队改制的那年,也就是2018年,我国的第一所特地培育消防干部的大学在北京成立,那就是中国

2024-09-13 11:18:54
2024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边海防学院在内蒙古招生计划情况如何
2024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边海防学院在内蒙古招生计划情况如何

一、2024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边海防学院在内蒙古招生计划招生省份招生年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学费学制内蒙古2024理科本科提前A作战指挥专业类别:军事(指挥)类,招男生,体检标准:通用标准合格。边防步兵分队指挥2-/4内蒙古2024理科本科提前A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专业类别:军事(指挥)类,招男生,体检标准:通用标准合格。轻便炮兵分队指挥2-/4内蒙古2024理科本科提前A指挥信息系统工程专

2024-07-04 21:22:25
如何选择靠谱艺考培训学校,防止被坑
如何选择靠谱艺考培训学校,防止被坑

美术艺考学校排行榜美术艺考学校排名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以及西安美术学院。1、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CentralAcademyofFineArts),简称“央美”,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高等美术学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

2024-01-31 1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