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 07:04:00 | 16教育网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 211工程 ”、“ 985工程 ”,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 九校联盟 (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 国立北京大学 。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 私立南开大学 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现北京)。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学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4年,被确定为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和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4、复旦大学
学校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医学院,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高等医科院校。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5、南京大学
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
6、浙江大学
学校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求是书院,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 国立浙江大学 。1937年浙江大学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校,主体部分在杭州重组为若干所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 浙江农业大学 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
7、上海交通大学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有31个学院/直属系,13家附属医院;有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635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326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8496人,学位留学生2837人;专任教师3236名。截至2020年4月,有博士后流动站3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3个,本科专业67个。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9、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 清政府 创办的自强学堂,后历经方言学堂、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 国立第二中山大学 等时期,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2000年,武汉大学与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10、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而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长沙合并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 天津对外贸易学院 、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民国时期中國建设最早的七所大学?的相关内容。
一、燕京大学的前身是美国美以美会创办的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通州协和大学三所大学在1916年合并而成,是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1919年,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出任校长,改名为燕京大学,并择地建造校园。
二、20世纪20年代,辅仁大学与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合称为北平四大名校。其前身是1913年由天主教信徒英敛之创办的辅仁社,校名取自 《论语·颜渊》 中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开办初期地址在香山静宜园,学员20余人,课程主要是学习国学,1917年冬天停办。
1925年,英敛之与马相伯(复旦大学首任校长)向罗马教廷与美国公教本笃会提议,创办北京公教大学辅仁社。1927年,中国政府批准备案,学校更名为私立北京辅仁大学。
三、在长江流域,也有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金陵女子大学。1915年,金陵女子大学在南京开办,初期校址选在南京东南绣花巷 李鸿章 花园旧址,1923年7月移至随园(清代诗人袁枚曾是其主人)。
四、公立大学虽然起步比教会大学晚,但后来的发展却并不慢,也有着很美丽的校园建筑。诞生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本是以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选址在北京西郊的清华园,这是清朝道光皇帝赐予四皇子 奕詝 的。
现存清华园门匾是清代 咸丰皇帝 所赐,“清华园”三字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叶赫那拉·那桐所书。
1913年,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周诒春出任校长,他提出逐步把清华过渡成一所独立大学的设想。为此,学校在1914年成立了“工程处”,进行大规模校园建设,聘请的设计师就是那位为燕京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进行校园设计的美国人墨菲。
从1916年到1920年,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大礼堂等清华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建筑”开始动工,成为此番建设的重要成果。
五、广东大学是 孙中山 在1924年创办,是为了实现他的国民革命政治新理想服务的。
1926年,广东大学更名为 中山大学 。
六、1919年8月,南洋侨领陈嘉庚在上海聘任全国各界名流蔡元培、黄炎培、 汪精卫 、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复、黄琬、叶渊、邓萃英等10人为厦门大学筹备会筹备员,开始了厦门大学的筹建工作。
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借集美学校举行开校式,为私立性质(1937年改为公立),次月开始进行新校区的建设。
厦门大学校园坐落于厦门岛南部,北倚五老峰,南面隔海与漳州南太武山相望。群贤楼群是厦门大学最早建成的校园建筑,1922年底竣工。 16教育网
七、民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内忧外患并存,扰攘纷争不已。1937年7月7日, 抗日战争 全面爆发,平津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两所国立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
后迁云南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扩展资料:
中华民国 (1912-1949),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
以 袁世凯 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随而建立国民政府,促成国共合作后的孙中山不久病逝。
1926年 蒋介石 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国民北伐,意欲统一中国,到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中国, 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
统一之后,民国进入所谓的“黄金十年”建设时期,此间社会稳定,教育稳步发展、趋于定型。1937年 抗战 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1949年后因国共内战失利,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民国
百度百科-北京大学
百度百科-中山大学
现在黄埔军校大陆还有吗广州的黄埔军校只剩下遗址,学校已迁至台湾,学校名已变更继续办校。现在的名称是“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陆军官校”位于台湾高雄!在中国大陆已经停止办学了。现在,解放军体育学院是广东地区最重要的军事院校。黄埔军校狭义上讲黄埔军校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
黄埔军校现在还有招生吗这个回答还真是....抛开正确性不谈,回答问题摆什么架子,把自己的见解或者想法打出来不就行了么,觉得无聊也可以不回答。首先,黄埔军校当然还在,不过,大陆的黄埔军校如今变成了旅游景点,台湾的黄埔军校仍有招生。至于,有没有招大陆的学生就不是很清楚了,毕竟,这所学校是具有政治性质的军校(你懂得),和美国的西点军校不同,美国的西点军校还是招国际生的。我也没研究过这东西,不一
黄埔军校现在还招生吗?黄埔军校现在已经不招生了。广州的黄埔军校只剩下遗址,学校已在1949年底迁至台湾,学校名已变更继续办校。黄埔军校建于1924年,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
黄埔军校纪念中学升学率85%以上。根据查询广州市教育官网显示黄埔军校纪念中学2022年升学率为85%以上,全校平均分约624.87(市均575);700分以上78人,约占23.08%,最高分765分。广州市黄埔军校纪念中学是由黄埔区教育局与广州市第六中学合办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学校座落在风光旖旎、空气清新、民风淳朴的长洲岛,毗邻举世闻名的黄埔军校,学校建成后面积将达170亩,校园环境优雅,分
世界四大军校黄埔军校排第一说起军校,你立马会联想起什么学校呢?反正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黄埔军校,也许因为是中国人的原因吧,学历史的时候就开始知道黄埔军校,也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军事人才,像叶剑英、周恩来、聂荣臻等。看到这里是不是很佩服黄埔军校,真的是一个造就人才的好学校。那么对于世界上的有名军校,黄埔军校排第几呢?一起来看看吧。世界四大军校1.黄埔军校2.西点军校3.桑赫
黄埔军校出了多少名将?1924年,为培养革命人才,在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建立了一文一武两所学校。但是显然,虽然都在风口之上,武校——黄埔军校的名气、功绩、所培养的人才都远远优于文校——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黄埔军校“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而聚集了大批当时中国最优秀人才的黄埔军校,站在民国最大的风口之上,不负众望,一飞冲天,黄埔军校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深
周恩来是黄埔军校的属于国民党吗先说观点:不属于。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二次合作,在苏联人的帮助下开办的,由国民党的蒋介石担任校长,共产党的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所以周恩来不属于狗民党。当时,准许共产党人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所以,当时黄埔军校很多学生是双党派的。上黄埔军校得花钱啊,地主、财主和大资本家的公子才有钱上,工农子弟哪有钱上得起黄埔军校,所以当时黄
二战四大军校之一黄埔军校:到底为中国培养了多少将军国民党为了保证低级军官补充,举办了23期的军校科班。培养基础军官达到了32万人。而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则是黄埔前四期:总共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不下百人的将军。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授衔之时,我军中也有超过50名黄埔四期将军。中国军校一共有多少?安现役院校指的是为武警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培养军官的学校,因为武警边防部队、消防部队、警卫部队是由公安部
2024-02-05 06:47:10
2023-12-06 00:25:37
2024-04-24 05:04:07
2024-07-09 23:27:34
2024-04-29 13:08:42
2024-08-26 22: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