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2 18:03:55 | 16教育网
一般超过自己名次号2000-3000名左右比较合适。
1、作为冲的学校必须勾选专业服从,以免因专业选得好导致退档,所以要兼顾该校其他专业。
2、学校之间要有梯度,分数线接近的学校不选。
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比如假定分数线是500分,那么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分。
因此,在报考时,要拉开差距(各个学校的提档线,不要都报同样的学校),如报了北大,就不要报清华,但可以报北航、北工大;报了复旦就不要报交大和南大,但可以报同济、上海理工大学。 16教育网
服从退档原则:
所谓“投档分数线”,指院校正式录取前的调档分数线。除少数刚刚“踩线”的院校外,一般说来,投档线都会高于批次线、而低于录取线。
从理论上分析,进档却没有被录取,考生档案则必须被退回,再次投向下一批次的院校,即被称为“退档”。“退档”对于考生而言,意味着无形中至少减少了一种选择,所以,各个院校都尽量压缩自己投档比例,大多在1:1到1:1.05之间。
退档而降低到下一批次录取的担心,往往只发生在极少数“踩线”(指刚刚处在本批次的录取线上一点点、成绩有微弱优势)的考生身上,绝大多数考生都不会遭遇这种情况。
招生主管部门在每一批次录取工作结束前,都增设了补偿性措施,即通知那些处于本批次分数段内但尚未被正式录取的考生,补填“征求志愿”,尽量不让每一个高分考生因为志愿填报的失误而被动“落榜”。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志愿填报
高考报志愿冲稳保一般跟自己排位多少如下:
1、冲:选择自己位次比近三年来录取位次低10%左右的学校即可。
2、稳:选择近三年录取位次刚好和自己位次差不多的学校。
3、保:选择自己位次比近三年来录取位次高10%-15%左右的学校。
一、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冲稳保之间分差在2-5分左右,冲的一般高出10分,稳的在自己分数加减5分,保的低于自己10分。一般平行志愿,只要你前面学校不是报得特别离谱都能被录取的。保持在500/1000位的差距就可以,但是也并不是说有这个差距就一定安全。
二、填志愿冲稳保怎样填
1、要明确各个省份的考试政策。近些年来,每个地区的高考政策不断地改革,首先是上海和浙江两个省份推出新高考试点,接着山东等各省也相继进入新高考的范畴。
2、要弄明白新高考的政策背景。以山东省为例子,新高考是3+3的模式,这样的组合选择会多达二十余种的选课组合。打破文理分科后,之前的文理成绩的参考价值已经很低了。
3、我们依然要进行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政策进行具体的填报。96个平行志愿,前32个为冲一冲,中间32为保一保,后32个为稳一稳。这样的填报顺序进行填报。
4、应该通过参考什么样的资料进行参考来进行填报呐,近三年的成绩为此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一定的转换参考位次基本就可以进行报考。
5、具体的位次的转换单纯的依靠计算十分困难,可以借助计算机的数据,相关的具体可以咨询教育机构或者其他教育部门。
6、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格外的注意,放在前面的志愿一定会被优先录取,所以尽量把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和学校放在前面,不能只考虑读大学,要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冲击应该高多少的相关内容。
高考志愿冲击应该高多少如下:
高考报志愿冲一冲范围可以根据你自己在全搭码圆省的位次再上浮10%,根据全国各个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高考位次表可知,每一个分数段的人数都不同,而且分数越高同分人数越少,分数越低同分人数越多。
所以,高考冲一冲的范围不能单纯的用某一个具体的数字来敲定,用考生在全省的位次排名乘以0.9,便可以得到最适合的答案。
既然选择了冲一冲,那么就是学校大于专业,甚至于学校的选择远远大于专业的选择,一旦冲进去,面临专业调剂的风险就大大增加,自己要有这个心理准备。有人以纯粹的冲进学校为目标,专业无所谓的太多,如果是基于这样的目标,那么可以冲的范围还可以少量放大一点。
“冲一冲”适合的学校
1、好大学要有好声誉:我觉着应该把声誉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一所好大学的声誉,是至关重要的。比如你是北大清华的毕业生,你在找工作时,甚至是就业时,都会“高人一等”。
2、好大学要有好的学习氛围:大学里的学习氛围很重要,现在的形式,本科毕业生就业知塌已经非常困难,考研成了多数学生的选择,这种情况下,一所好的大学,能够给你通过良模链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你提升自己。如果分数不是很够,冲到这些大学也是值得的。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