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5 03:53:47 | 16教育网
延安大学代码是10719。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延安大学(Yan’anUniversity)简称“延大”,坐落于革命圣地延安,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陕西省属重点大学、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海外研修项目实施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港澳台招生资格院校。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家重点高校对口支援高校。
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吴玉章任校长。之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等相继并入。1947年延安大学部分师生远赴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办学。1958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重建延安大学。1998年,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与延安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被列为陕西省省属重点大学。200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延安大学。2011年,学校被列为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
学校设有17个二级院系,11所附属医院,61个本科专业,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省级优势和特色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旅游局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16个省级科研平台,4个院士工作站。
院系概况
学校设18个二级学院、5所附属医院,开办6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医、教、经、管、史、法、农、艺11个学科门类。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优秀教材8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 16教育网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音乐学
省级特色专业(名单不全):汉语言文学、临床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英语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综合大学高素质高技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管类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方高校生物技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方综合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高级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国共产党历史、临床医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商管理、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
学科建设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陕西省普通高校优势学科5个,省级特色学科1个;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5个专业学位类别,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0个大门类。此外,有批准立项的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项目17个,其中:2012年立项10个,2013年立项5个,2014年立项2个。
省级特色学科: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研究机构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省级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其他研究基地1个。
省级研究基地:陕西省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红枣繁育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他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延安大学图书馆
该校图书馆由校本部图书馆和医学院分馆组成,据2011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有印刷型文献120多万册,年订中外文报刊资料2800余种。拥有电子图书和博硕士论文累计160多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2.1万多种,光盘资料2.3万多张,各类专题数据库38个。
延安大学校名是1960年3月21日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诗人郭沫若同志来延安大学视察工作时亲笔题写。
校训
延安大学校训:“立身为公学以致用”。
释义:“立身为公”的两个核心概念是“身”与“公”。“身”的社会学本意是身份,同时隐含人格品质、道德学养等引申意。具体讲就是通过人格品质、道德学养的修炼,使自身能够成为被社会认可的一种身份或角色。“公”的本意是公共,这在上古和现代社会的话语系统中是相通的,如原始公社、共产主义以及中国士大夫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均以“公”之本意来立意。在近代社会,“公”字又引申出了“公平”、“公正”等含义,显示了自我人格与公共社会的一体性联系。创办于1940年的延安大学最早前身学校陕北公学之“公”,融汇了“公”的上述所有含义。
“学以致用”的核心概念是“学”与“用”。“学”是学习、学业,“用”是实践、运用。“学以致用”,从主观上讲是将学习的目的建立在实际运用的基点上;从客观上讲,是将学到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1944年延安八大院校合并后的延安大学所制定的教育方针是“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学与用的一致”。数十年来,延安大学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社会的普遍评价是有真才实学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学以致用”的教育方针已经成了被社会所高度认可的优良传统。
西安翻译学院代码是12714。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西安翻译学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简称“西译”,是一所以文、商科为主,以外语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鲜明特色的高水平民办大学。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87年的西安翻译培训学院。2000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西安翻译职业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西安翻译学院。2009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成为陕西省首批应用型转型试点院校。2016年获批陕西省“管办评”试点院校。2018年成为陕西省一流民办高校建设单位。
据2022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12个二级学院、体育部和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开设本科专业37个,专科专业27个,涵盖文、经、管、工、艺、法、教育、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
据2022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英文学院、亚欧语言文化学院、教育学院、国际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健康与运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12个二级学院、体育部和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教学建设
据2022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试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5门,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优秀教材奖7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33项;现有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个,校级特色专业8个,校级精品课程39门,校级教学团队21个,校级教学名师25名,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学术科研
陕西终南学社、翻译研究所、书画艺术研究所、电子商务运营研究中心、陕西旅游文化研究中心。
2010年至2013年,学院科研立项196项,其中省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6项。全院教师发表科研论文1139篇。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学院有专职教师近10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0.32%,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6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有3个陕西省教学团队。
学术资源
截至2019年10月,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400余万册。其中馆藏纸质文献总量240余万册;涉及英、法、德、西、俄、日、阿拉伯语、朝鲜语和世界语等诸多语种。电子文献180余万册;各种音像资料10余万件,电子期刊5000多种,购买、试用、和免费链接的中外文数据库100多个,形成了以外语类文献为特色,其它学科文献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多语种、多载体的馆藏文献体系。
合作交流
截至2013年,学院与西北大学、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延安大学等省内大学建立帮扶关系,与加拿大菲沙河谷大学、美国圣荷西大学、日本福州外国语学院等十几所国(境)外院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有444人赴国(境)外攻读硕士学位;有18名师生先后赴东欧及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和国家公派留学。学院多次组织师生参加国际青年发展峰会论坛,还聘请欧盟议会首席议员RobertGeorgeKarthus博士等多位国内外专家教授来院作报告,不断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学院同美国地方政府建立了学生带薪赴美实习的合作关系,先后有900余名学生赴美国实习。
学生社团
截至2013年,学院有877调频台、广播站、西译电视台、蓝天艺术社、轮滑社、自行车协会、健身协会、心理协会、摄影协会、网球协会、博艺书画协会、魔术协会、冉飞话剧研习社、青年志愿者协会、地方易俗社、青春网络协会、武术协会、创业与交流协会、经贸协会、国旗班、口语尖兵队、远方听力、种子环保协会、红杉软件研习社、红十字协会、蓝天艺术社等50余个社团。
特色专业
西安翻译学院王牌专业有翻译、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财务管理、汉语国际教育、日语、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环境设计、软件工程等
2019-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翻译
省级重点扶持专业:英语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日语、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软件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
省级重点专业:应用日语(护理方向)、应用法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小学英语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西安所有三本院校名单!!!(09年代码)的相关内容。
高等院校学校代码与名单一鉴表长安大学招生代码长安大学招生代码是10710。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信息可知,长安大学的原始标识码为4161010710,通常默认取后5位10710为学校代码。学校代码在高考和考研时经常会用到,用于区分不同学校和不同招生类型,所以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不同校区代码也不相同。高考以省份为单位进行报名和录取,学校代码由各省市教育考试院负责编排,长安大学在全国的招生代码并不一
西安培华学院代码是多少?西安培华学院代码是11400。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西安培华学院(Xi’anPeihua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28年由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筹办、陕西省教育厅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代码是多少?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代码是13814,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06年;2003年,四川省教育厅和广安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原岳池师范校的基础上筹建广安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4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成立广安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广安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建学校,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建
塔里木大学代码是多少?10757是塔里木大学的代码。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学校代码查询方法:一、《报考指南》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都会由学校统一组织订购《报考指南》这本书,书中全面介绍了当年各个学校的招生专业、名额、往年录取分数线、学校代码等信息。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地址学院地址:湖北省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大道东666号 邮编:435109。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位于黄石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由湖北师范大学举办的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创办于2003年。学校性质:全日制民办师范类独立院校,主管部门湖北省教育厅,学校代码:13256。师资力量:学院自有和聘任教师396名,
监利县高考报名了,但是前一个星期身份证掉了,可以用零时身份证么?监利县高考报名了,但是前一个星期身份证掉了,可以用临时身份证参加高考,是没有问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居民身份证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临时居民身份证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第十四条规定: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临时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第七条规定:临时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限为
莱阳卫校代码是多少莱阳卫校学校代码为641。一、建校历史莱阳卫校始建于1951年,隶属于烟台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现是一所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的首批开办“三二连读”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二、教学理念莱阳卫校建校64年来,学校秉承“严谨、求实、医精、德诚”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优化条件,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
淮南卫校录取分数线2022310分。根据淮南的卫校学院官网可知,2022年淮南卫生学校招生录取分数线学制专业分数线五年制高职护理310分,助产308分,药剂学300分,医学检验技术311分。淮南的卫校学院是隶属于安徽省卫生厅的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于1958年,校园环境优美,布局优雅。淮南卫校代码是多少淮南卫校的代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中专。对于五年
2024-12-18 15:09:51
2024-11-21 00:46:03
2024-09-25 02:22:34
2025-01-02 14:14:30
2024-12-16 19:20:07
2024-07-28 00: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