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27 11:45:27 | 16教育网
退档,是指考生志愿填报后,各个高校公布所报本校志愿学生是否被录取。如果被所报志愿学校录取,查询时就会显示“已投档”、“拟录取”、“录取”等通知;如未被所报志愿学校录取,查询时就会显示“预退档”通知。这将意味着该学生没有被所报志愿学校录取。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高考投档录取的两个主体与环节。
第一个主体是各省市的教育考试院,他们负责考生排序、投档,考试院只看学生的志愿顺序与成绩位次,轮到某位考生时,电脑系统依次筛查考生的志愿顺序,遇上有空位的志愿即行投档。
第二个主体是高校。当考试院将某个考生的档案投档后,被投档的高校招生池内就会收集到本批次所有被投档过来的考生档案,高校在收集到的所有档案中,按自己的专业录取规则与各类要求进行录取。
第一种情况是不服从专业调剂。 16教育网
在有专业调剂的省市,有部分考生及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会在“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内选择不服从,那么当考生所填报的所有专业都无法达到录取分数时,高校又无法将考生调剂录取到符合要求的专业,此时高校不得不将考生档案退回当地省级教育考试院。
此时考生无法再参与本批次的投档录取,只能参与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者下一个批次的录取。
第二种情况是身体条件不符合录取要求。
比如西南政法大学的公安学类专业,有明显的身高要求,男生在1.68米或1.7米以上、女生在1.58或1.6米以上,如果考生在被投档进入西南政法大学提前批录取的公安学类专业中,但是考生身高不符合录取要求,而在本志愿下只有一个大类专业,没有可以被调剂的专业,那考生就会被退档。此时考生只能参与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者是下一个本科批次的录取了。
第三种情况是投档比例过高,最终肯定有考生会被退档。
比如美术类本科提前批录取,凡是参加校考的考生,如果双过线后,所有考生都会被投档给高校,由高校按学校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那么高校录满计划后,就会将剩下没有被录取考生的档案全部退回考试院。还有如部分省市的传统录取模式,按1:1.5的比例投档,那么学校录满自己的计划人数后,剩下的50%的被投档考生中绝大部分会被退档。
不过,这种情况在平行志愿时代已经很少存在了,很多高校在招生章程中直接说明,凡是被投档、服从专业调剂且身体条件都没有问题的考生将全部会被录取。
高考志愿填报被退档, 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
1、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
以下是8种常见的退档类型及预防政策
1.政策性落榜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
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 省控线 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
1、“边缘生”尽量选择那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2.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
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严格按志愿顺序填写;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对二次。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专业标准
有很多学校对体验是有严格要求的,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 :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4.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具体的分数要求看《招生简章》)
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
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预防对策 :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5.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
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批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 :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
6.高估自身实力,只选“三热”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 :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7.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 :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8.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预防对策 :
①专业志愿要考虑“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
总的来说,为避免退档,应注意以下几点: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什么情况下会被退档的相关内容。
高考志愿会被退档的情况:
1、考生被投档到院校(专业组)后,进行专业分配,由于考生达不到所填报的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又不服从专业调剂;
2、不满足所填报院校(专业组)相关专业特殊要求,如身体条件要求、单科成绩要求等。(这些要求都能在学校的《招生章程》中看到)。
例如:小天考了612分,被投档到A大学1组。该专业组共设有10个专业。小天填报了其中的法学、经济学、金融学3个专业,但他没有勾选“服从专业调剂”。可惜的是,他选择的3个专业录取最低分均高于612分。这样一来,小天就被该院校专业组退档了。
大多数学校按照规定的比例投档后,总是需要将多投的考生投档退掉,一般低分考生是首先被退档的对象,如果考生的投档分数排在投档学校的最末尾,那么被退档的可能性就很大。
但是,如果考生的投档成绩并非排在最后,而是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比他分数高的考生也填报了,而考生本人又不服从专业调剂,那么也有可能被退档。
这几年在退档的考生中,其原因大多是:“低分、额满”,“所报专业已满、不服从专业调剂”;因为身体条件受限和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而被退档。
招生主管部门在每一批次录取工作结束前,都增设了补偿性措施,即通知那些处于本批次分数段内但尚未被正式录取的考生,补填“征求志愿”,尽量不让每一个高分考生因为志愿填报的失误而被动“落榜”。
学校收档一般都是多收,因为害怕有些专业无法报满或者有些专业太多人报而那些人又不服从专业调剂最终被退档或者是有些人收了档之后又选择不去......多收是满足这样的调剂作用。
这样被退档的可能就是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分数又没其他报此专业的人高,或者其他分数比你高的人都满足于专业调剂而你本身就是分数偏低是为了调剂而多招进的,这样你也会被退档。
但是很明显,每年都有人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被退档,其中也有分数很高,所以如果你分数没到学校计划招生指标但是达到投档指标,这样你在投档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可以使被录取的机率大大提升(即使你分数不高)。
以上就是16教育网整理的高考志愿被退档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退回来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