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院校

越来越多的 985 、 211 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发布时间:2023-12-29 06:46:48 | 16教育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越来越多的 985 、 211 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相关的问题,今天,16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越来越多的 985 、 211 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越来越多的 985 、 211 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作为一个在读本科生,其实我对于这个现象还是比较能理解的,下985、211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原因还是有很多方面的。

1.就业压力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大城市的中高阶层的工作人员除了讲究学历之外,还要求工作经验,而在学历方面,虽然985、211的高校硕博生的身份比起普通的硕博生条件好,但大城市还有很多海归人员和他们竞争,相比之下,这些人就更倾向于去小县城发展,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宁愿做鸡头也不当凤尾”而且小县城的进步空间也更大,并且很多小县城为了吸引人才,在薪资和待遇方面一点儿也不比大城市差,更何况小县城的消费水平也比大城市低。现在的就业压力真的很大,就像现在网上沸沸扬扬的“清华博士博士报考长沙协警”一样,虽然最后查出来这个新闻是假的,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今社会就业面临的困境,所以说985、211的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一点儿都不奇怪。

2.工作压力

在大城市工作,虽然生活条件更好,但同时也意味着承受的工作压力也会更大,每天不仅要朝九晚五,说不定还没有双休,加班就像家常便饭一样。而985、211高校硕博生本来在读书期间就承受了很多的压力,很多人甚至身体都熬垮了。所以,出于身体考虑选择去了小县城,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躺平”,毕竟他们的学历这么高,到了小县城肯定会得到重用的。

3. 生活态度

现在的大城市早就进入了“快节奏”时代,人们每天都在为了生活忙碌,没时间自己做饭,没时间享受生活,甚至有些人还要一个人孤独的待在大城市里,生病了没人照顾,过生日也没有朋友在身边。在这个利益熏心的社会的,很多大城市已经少了人情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剩下了利益。但是小县城就比较好,因为小县城还属于发展阶段,小县城里的人也比较淳朴,所以不少人都会选择去小县城发展。这样每天工作完之后还有时间自己做饭,享受一个人的小生活,就算是自己一个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小县城也不害怕,因为你的邻居永远比你想象的热情。再加上现在抖音等短视频软件的盛行,很多人都通过短视频看到了小县城生活的轻松愉悦,所以就更向往小县城生活了。

4.小结

这个时代给了年轻人很多发展的机会,但也剥夺了年轻人的很多快乐,想想我们父母一代的人,还在每天羡慕我们的生活比他们年轻时好了很多,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生活有多难。所以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去小县城不代表自甘堕落,去大城市也不一定就会成功。

越来越多的 985 、 211 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河南叶县、县高2019年985大学名单

河南叶县、县高2019年 985 大学名单如下:

复旦大学(2人)

上海交通大学(2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1人)

南京大学(1人)

同济大学(1人)

浙江大学(1人)

南开大学(1人)

武汉大学(6人)

西安交通大学(1人)

天津大学(1人)

华中科技大学(4人)

北京理工大学(2人)

东南大学(2人)

华东师范大学(3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2人)

厦门大学(3人)

中南大学(8人)

大连理工大学(2人)

四川大学(1人)

电子科技大学(1人)

华南理工大学(2人)

湖南大学(4人)

重庆大学(2人)

山东大学(6人)

东北大学(3人)

兰州大学(2人)

海军航空兵学院(2人)

部分 211 大学名单如下:

中央财经大学(2人)

北京邮电大学(2人)

西南财经大学(1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人)

北京科技大学(1人)

华东理工大学(1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人)

天津医科大学(3人)

南京理工大学(1人)

苏州大学(2人)

武汉理工大学(4人)

东华大学(1人)

河海大学(2人)

江南大学(1人)

越来越多的 985 、 211 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海南省临高县有哪些大学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海南省临高县有哪些大学的相关内容。

海南所有的大学都在里面了,希望能帮到你!

一,公办本科院校4所:

1.海南大学 ;有三个校区,其中:海口市海甸校区,儋州市校区(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海口市城西校区(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海口校区);国家211学院.

2.海南师范大学:两个校区,其中:海口市龙昆南路南校区,桂林洋大学城校区;省属重点大学.

3.海南医学院:两个校区,其中:海口市龙华校区,海口市城西校区,本科带专科院校;

4.琼州学院(原琼州大学):两个校区,其中:五指山市校区,三亚市校区,本科带专科院校;

二,民办性质本科院校2所:

5.海口经济学院:两个校区,其中:海口市校区,大学城校区(计划2010年全部迁往大学城校区),本科带专科院校;

6.三亚学院:一个校区,三亚市校区,本科带专科院校;由吉利集团控股投资建设.

三,公办专科院校6所:

7.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海口市南海大道.

8.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口市大学城;

9.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海南省文昌市.

10.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海南省琼海市.

11.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海口市琼州大道;

12.海南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两个校区,其中:海口市大学城校区,海口市府城校区;

四,民办性质专科院校6所:

13.三亚城市职业学院:一个校区,三亚市校区,原名卓达大学,卓达职业学院.由北京卓达集团投资建设.

14.三亚航空职业学院:一个校区,三亚市校区;由海南航空控股集团投资建设.

15.海南科技职业学院:一个校区,原址是中央美院海南分院,后撤走,由南昌航天科技集团支助、创办.

16.海南万和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个校区,位于海口市港澳开发区内.

17.三亚理工职业学院:一个校区,三亚市校区.与三亚学院相邻,同样属于吉利控股集团投资建设.

18.海南万和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个校区,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兴海路.由广东省万和电器集团等知名企业投巨资兴建. 16教育网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越来越多的 985 、 211 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