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如何看待高考取消加分现象 新闻评述相关的问题,今天,16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看待高考取消加分现象 新闻评述
取消一切加分政策,用一个分数去裁判所有考生,如此很符合大众的“裸考”呼声,此后的考试制度自然是最“没有漏洞”的制度了,自然也是最公正不过的政策了。但是,我们当初设计高考的加分政策的本意就是要让僵化的高考制度有所变通,以更符合人性的要求。如今,我们却因噎废食,提出彻底取消全部加分政策,回到教育改革的起点,继续僵硬而呆板的“一考制”,如此“走回头路”真的好吗?
而且,值得怀疑的是,取消加分政策能扼杀住为了私利而蠢蠢欲动的想法,还高考公平吗?就高考加分制度本身来说,其是一项很好的措施,但是由于国人的某些植根于人性弱点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使得这个制度一旦被赋予变通的可能,便演变为作奸犯科、秘密交易的腐败狂欢,从而陷于公正公平无法维持的困境。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在每一个破坏规则的考生背后,总是站着为数不少的进行怂恿、支持的家长、官员和老师。要知道如今但凡手中掌握一点资源,只要有需要有机会有能力,多少人不会去弄虚作假、欺骗规则?
几年之前,一篇评论就取消高考加分政策说道:“国人向来不惮以僵硬的制度约束别人,对自己却向来以“灵活”为能事,我们没有信仰公共规则和公平竞争的传统,倒有信奉特权和关系的深厚习惯。”由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便是没有了加分政策,高考,中考面前的小算盘依然会打的“啪啪”的响。而取代加分政策被镂空的就是高考,中考的考场。当然,那个时候,有高科技来装备,可以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加强监控措施。但是,一个如同反恐现场的高考真的是我们希望的吗?
而且,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一丝门缝可以供人钻。今天取消了加分政策,难道到明天,我们就要因为高考长了蛀虫而拔掉整颗牙齿?如果一个社会中缺乏从我做起的公正心和独善其身的坚持心,我不敢想象约束这个社会走向腐败的制度需要多么严密?我敢保证这绝对比设计太空飞船要难得多。而最为悲剧的是在执政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所谓制度严密的结果往往就是让所有人沦为制度刚性的牺牲品。再进一步说,很多时候一个好的制度都是一个渐进的改革,而这种渐进在我们这里却因为人性的弱点一次次被异化、变形。难道说我们面对这种异化只有一次次的退回改良前的起点?也只配享有最僵硬也即最“没有漏洞”的制度?
关于人性与制度的关系好比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辩论游戏,我不知道他们之间谁决定谁。但是我知道,改变人性远远比改变制度难得多,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总是避重就轻。当然,宣扬人的自觉,不是不要制度进步,制度永远需要变得更好。但是如果社会之中这种寻租的风气不变,任何具有变通性的制度都可能被我们败坏。
如今对于加分舞弊案件,应该是去调查和严惩造假的官员,而不应该是暂停或取消特长加分制度。对于任何违反规则的人都要强有力而迅速的打击,进行惩罚,以达到惩戒和预防的效果。正如同“制度及其执行应该起到良币驱逐劣币的示范作用,而不是相反,也不能简单地将良币劣币都驱逐出去。

高考加分取消了哪些
明确取消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分别是:
1、体育特长生。
2、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
3、科技类竞赛。
4、省级优秀学生。
5、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
与此同时,教育部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
调整部分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1.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考生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分分值从2021年起调整为5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
2.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从2021年起调整为5分,加分对象调整为全省19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等少数民族考生。其中:
16教育网
2021年至2023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
2024年至2025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仅面向省属高校投档时使用。
2026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为什么华侨子女参加高考有额外加分?
16教育网(https://www.ts16z.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什么华侨子女参加高考有额外加分?的相关内容。
这是华侨生联考,由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专门高考,以满足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回祖国内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他们提供入读内地大学的机会。
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后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基本享受同等待遇。如,在入学注册时,华侨港澳台学生的学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同校同专业学生相同,入学后享受同等医疗保障政策,按规定参加高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同等待遇。
扩展资料:
华侨生报考资格要求考试需要具有中国国籍(台湾考生持在台湾生活的身份证),而考生或者其父母必须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华侨生本人需要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未取得居住国长期居留权或者永久居留权,但已经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含5年)以上合法居留资格的,必须在报名前5年内在居住国居留不少于30个月。其中,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出国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生。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华侨生联考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
www.ts16z.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