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8 19:21:53 | 16教育网
招生省份 | 招生年份 | 科目 | 批次 | 招生专业 | 招生人数 | 学费学制 |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提前批 | 种子科学与工程(凤阳校区) | 150 | 4900/4.0 |
安徽 | 2025 | 历史 | 本科批 | 法学(滁州校区) | 80 | 4600/4.0 |
安徽 | 2025 | 历史 | 本科批 | 汉语言文学(师范)(滁州校区) | 120 | 4600/4.0 |
安徽 | 2025 | 历史 | 本科批 | 会计学(蚌埠校区) | 45 | 4600/4.0 |
安徽 | 2025 | 历史 | 本科批 | 英语(师范)(滁州校区;仅招收英语语种考生) | 40 | 4600/4.0 |
安徽 | 2025 | 历史 | 本科批 | 财务管理(蚌埠校区) | 60 | 5060/4.0 |
安徽 | 2025 | 历史 | 本科批 | 国际经济与贸易(蚌埠校区) | 35 | 4600/4.0 |
安徽 | 2025 | 历史 | 本科批 | 工商管理(蚌埠校区) | 43 | 4600/4.0 |
安徽 | 2025 | 历史 | 本科批 | 翻译(滁州校区;仅招收英语语种考生) | 19 | 4600/4.0 |
安徽 | 2025 | 历史 | 本科批 | 建筑学(蚌埠校区) | 5 | 4900/5.0 |
安徽 | 2025 | 历史 | 本科批 | 风景园林(蚌埠校区) | 10 | 4900/4.0 |
安徽 | 2025 | 历史 | 本科批 | 地理信息科学(凤阳校区) | 24 | 4900/4.0 |
安徽 | 2025 | 历史 | 本科批 | 城乡规划(蚌埠校区) | 7 | 4900/5.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物流管理(蚌埠校区) | 20 | 46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金融工程(蚌埠校区) | 70 | 506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蚌埠校区) | 90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质量管理工程(蚌埠校区) | 27 | 46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国际经济与贸易(蚌埠校区) | 35 | 46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财务管理(蚌埠校区) | 60 | 506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工商管理(蚌埠校区) | 43 | 46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汉语言文学(师范)(滁州校区) | 120 | 46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英语(师范)(滁州校区;仅招收英语语种考生) | 40 | 46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会计学(蚌埠校区) | 45 | 46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法学(滁州校区) | 80 | 46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翻译(滁州校区;仅招收英语语种考生) | 20 | 46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蚌埠校区) | 112 | 539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蚌埠校区) | 150 | 539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电子信息工程(蚌埠校区) | 150 | 539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网络工程(蚌埠校区) | 120 | 539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蚌埠校区) | 70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人工智能(滁州校区) | 100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材料科学与工程(蚌埠校区) | 65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动物科学(凤阳校区) | 72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蚌埠校区) | 140 | 539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蚌埠校区) | 70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蚌埠校区) | 57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土木工程(蚌埠校区) | 60 | 539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农学(凤阳校区) | 105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应用化学(蚌埠校区) | 57 | 539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滁州校区) | 120 | 539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机械电子工程(滁州校区) | 120 | 539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环境工程(凤阳校区) | 62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生物工程(凤阳校区) | 50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中药学(凤阳校区) | 60 | 572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智慧农业(凤阳校区) | 5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动物医学(凤阳校区) | 142 | 5390/5.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机器人工程(滁州校区) | 100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滁州校区) | 70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药学(凤阳校区) | 75 | 52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生物制药(凤阳校区) | 60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食品营养与健康(滁州校区) | 79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车辆工程(滁州校区) | 100 | 539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智能制造工程(滁州校区) | 100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食品科学与工程(滁州校区) | 65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食品质量与安全(滁州校区) | 65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新能源汽车工程(滁州校区) | 100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智能材料与结构(蚌埠校区) | 35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生物医学工程(凤阳校区) | 100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滁州校区) | 30 | 180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蚌埠校区) | 60 | 180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风景园林(蚌埠校区) | 20 | 4900/4.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城乡规划(蚌埠校区) | 13 | 4900/5.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建筑学(蚌埠校区) | 10 | 4900/5.0 |
安徽 | 2025 | 物理 | 本科批 | 地理信息科学(凤阳校区) | 46 | 4900/4.0 |
更多数据请进入:www.ts16z.com/dxyx |
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50年,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历经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皖北农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等变迁,2005年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2012年开始独立培养研究生,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70多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一代代安科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事业长足发展。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9571人,累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10万余名优秀毕业生。
学校现有凤阳校区和蚌埠龙湖校区,凤阳校区位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明朝中都古城,校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环境幽美;龙湖校区位于蚌埠大学城,毗邻蚌埠大学科技园、高铁车站、龙子湖风景区。学校占地面积近2000亩,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9亿元,现有5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7个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室)和7个学科平台。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9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1个,省级双创实践教学中心1个。馆藏纸质图书146万册,电子图书131万册。
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50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农、工、理、管、经、文、法、医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优势农科和新兴工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承担国家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一流(品牌)专业3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6个、特色专业11个。财务管理、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环境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8个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次招生,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紧缺专业纳入提前批次招生。
以上就是16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6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6教育网:www.ts16z.com